雨打上元燈!泉州突降大雨 市民雨中感受賞燈別樣風情

2019-02-19 08:05:35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雨打上元燈 別樣賞燈夜

甲第門三個大型座燈造型別致可愛(王麗虹 攝)

編者按

泉州從唐初流傳至今的花燈文化聞名全國,古時便有“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之美名。昨晚,一場突如其來的降雨,并未澆滅市民賞燈的熱情。雨打上元燈,市民或鉆入騎樓賞燈,或打傘感受雨中賞燈的別樣風情。

在鯉城區的新門街、威遠樓、開元盛世、新天城市廣場的4個賞燈點,游客一如既往的熱情;在臨漳門、朝天門、泉山門,雨水倒映著夜景燈和花燈,市民在蒙蒙細雨中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泉州天后宮、僑光創意產業園、鯉城區文化館等32處地方也設置了花燈,昨晚,不少市民選擇在家門口欣賞花燈。

而在豐澤區的湖心街、田安路,泉州臺商投資區海絲藝術公園等地,也彌漫著喜氣洋洋的賞燈氛圍。

今晚部分路段 適時交通管制

泉州網2月19日訊 (記者黃楓 通訊員蔣國棟)昨日,全市交警出動1600多警力,保障元宵賞燈的交通秩序。

據交警介紹,昨晚西街人流比較大,東街、中山路、北門北路、南俊路、新門街、涂門街人流量有所增加,臺商投資區人流量較多。同時,從氣象臺了解到,今天最高溫度將升至23℃,夜間的溫度增至18℃,溫度較為適宜,此時又剛好是農歷十五,也是今年月亮最亮的時間點。預計今天從下午5點多到下午7點多,進出城方向的車流人流量增加會比較明顯,集中在泉州大橋、田安大橋、順濟橋這三座大橋,以及新門街、中山北路和省道307進入北門街這一線,在晚上7點多一直到9點多,新門街、西街、中山北路、鐘樓、東街的人流量將會相對增加。

交警提醒,今天依然可能對部分路段進行適時的交通管制,提醒大家合理安排出行,避開出行高峰。

雨打上元燈 別樣賞燈夜

家長相約帶著孩子一起賞燈 (陳小陽 廖培煌 攝)

雨打上元燈 別樣賞燈夜

不少市民在開元盛世廣場賞燈 (王麗虹 攝)

邊賞燈邊當志愿者 讓元宵節更有意義

泉州網2月19日訊 (記者陳明華)這兩天,在泉州商城廣場賞燈的市民,可以看到許多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在現場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服務。據豐澤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燈展,豐澤有1000多人次參與志愿服務,正月十五當晚,將安排600多位志愿者。

昨晚,記者在泉州商城廣場看到,許多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在現場值守,隨時為市民提供服務。

“我們以泉州商城志愿驛站和豐澤小區門口的臨時服務點為據點,安排志愿者在每個展區上路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幫助。”據豐澤區委文明辦主任科員葉生榮介紹,志愿者主要由區文明單位,街道、社區,社會公益團隊和臨時招募的家庭志愿者組成。志愿者主要負責提供引導咨詢、協助維持秩序、助老助殘、應急救援等服務。

正月十五,市民在賞燈的同時,還可以到由東南公益協會負責管理的泉州商城志愿服務站報名參加志愿服務。邊賞燈邊當志愿者,讓這個元宵節更有意義。

豐澤

小小花燈 傳遞泉州精神

泉州網2月19日訊 (記者廖培煌 實習生吳冠標)昨日是正月十四,白天淅瀝的小雨過后,一絲寒意彌漫在街上。不過,在豐澤區田安路、湖心街等掛滿花燈的路段上,賞燈市民的熱情卻沖散了這股寒意。

在田安路,負責安保的工作人員嚴陣以待,盡全力保證市民的賞燈安全。從下午開始,已經有不少游客走到街上欣賞多種多樣的泉州花燈藝術,到了傍晚,賞燈人群就更多了,人群中穿插著驚嘆聲與笑聲,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整條街上,記者發現與“海絲”相關的花燈數不勝數。這幾年來海絲文化已然成為泉州的一個標志,連各位創意花燈制作者也紛紛以海絲為題材進行想象與創作,制造出了大量精致的“海絲”花燈。田安路邊一盞名為海絲號的花燈令不少游客嘖嘖稱奇。這盞花燈的規模格外龐大,幾乎已經脫離了花燈的形式,全身以木板制作,拼接成一艘精巧的大船,船帆上寫著一帆風順四個大字,船身綴滿了大量喜慶的紅燈籠和小掛燈。船邊波濤洶涌,大船乘風破浪氣勢十足。同一條街上,還有另一盞花燈也展現著海絲文化,它的名字叫《絲海揚帆》。以蟳埔女出海捕魚為主題,船上蓮花綻放,船身畫著泉州各種地標性建筑,人物惟妙惟肖,譜寫著泉州人民艱苦奮斗的歲月。

提到海絲文化,就不得不提到閩南人出海拼搏的精神。田安路兩邊有一對《古港阿海》的花燈就將這種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那是一條鯉魚躍出水面,與泉州“鯉魚城”的稱號相合,鯉魚上的“阿海”戴著紅花,吹響號角,預示著人生即將揚帆起航。而阿海對未來的驚濤駭浪毫不懼怕,甚至面帶微笑。生在漁村的李先生對這盞花燈十分喜愛,他說:“我從小就看著父親出海捕魚維持生計,生命里最崇拜的英雄就是父親。在我心目中,父親就是泉州人勇敢進取、愛拼敢贏的精神典范,這種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小小的花燈,傳遞出來的泉州精神是那樣令人贊嘆。

昨晚8點多,陰沉了許久的天空中突然下了一場瓢潑大雨,但是仍舊有不少人在屋檐下邊避雨邊賞燈。

鯉城

古城流光溢彩 游客徜徉燈海

泉州網2月19日訊 (記者王麗虹 魏婧琳)昨日是正月十四,鯉城區“四點、三門、三十二處”掛燈點迎來了賞燈人群,市民徜徉在五光十色、色彩斑斕的燈海中,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昨晚7時許,市區開元盛世廣場賞燈的人逐漸增多。今年43歲的季先生來自安徽,在泉州工作多年,昨晚他特地帶7歲的兒子和岳母到開元盛世廣場賞燈。“泉州的元宵節很熱鬧,花燈也很美,今年這些燈都很有特色。”季先生笑著說,安徽老家元宵節沒有泉州這么熱鬧,也沒有這么多花燈,在泉州過元宵節有種別樣的幸福。

記者看到,有的市民帶著孩子來賞燈,不少小朋友都被一盞小豬佩奇燈吸引住,爭相要與它合影留念。今年60多歲的陳老伯拿著手機,拍下現場花燈的視頻,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美麗的花燈。“我是安溪官橋人,之前元宵節都在老家過,這還是第一次來市區過元宵,古城的花燈特別美。”陳老伯稱贊道。

與往年不同,今年元宵期間,古城32處標志性建筑和公共場所也懸掛起了花燈,昨晚7時30分,記者來到“三十二處”之一的甲第門文創園,一入園不禁被空中數十盞五彩方燈組成的方燈長廊吸引,五顏六色的方燈將園區裝點得分外別致。長廊下是三個大型座燈,分別是福祿壽三星報喜、蜘蛛俠超級英雄和功夫熊貓等人氣卡通座燈,這些造型別致的座燈吸引了市民駐足拍照。

今年35歲的蔡女士帶著6歲的兒子到甲第門賞燈,她說,兒子讀幼兒園大班,不久就要開學了,特地帶他在古城四處賞燈,感受古城過元宵的熱鬧氣氛。

泉州天后宮也是“三十二處”之一,夜幕下,天后宮左右兩側騎樓各掛了四盞精美宮燈,將騎樓裝扮得格外動人。走進天后宮,耳邊傳來一首閩南童謠:摸龜頭起大樓,摸龜嘴大富貴,摸龜身大翻身,摸龜腳吃不干,摸龜尾吃到有頭有尾。不少市民前來摸龜祈福。市民王女士帶著13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來摸龜,“我家就住附近,最近幾年我都帶孩子過來摸龜祈福,求平安。”王女士說,與往年不同,今年天后宮不僅有乞龜活動,還可以賞燈,一舉兩得。

在府文廟,古香古色的建筑映襯了五顏六色的花燈,流光溢彩。來自南安豐州的曾女士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來賞燈。大兒子洪梓霖今年11歲,他告訴記者:“老師在課堂上講過泉州的花燈,我最喜歡走馬燈,這樣的燈轉起來真好看。”

泉州臺商投資區

花燈展現泉州文化底蘊

泉州網2月19日記 (記者黃楓)昨日,泉州臺商投資區的4個賞燈點,迎來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晚上7點多,在臺商投資區海絲藝術公園,大門口的大座燈吸引眼球,市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這個花燈的造型,中間是圓形,寓意元宵圓。”福建省泉州吳氏花燈工藝有限公司的林軍說,座燈的材料是利用布藝配合燈帶,制作出高山流水的效果,座燈的其他部分采用的元素,也都是與泉州有關,體現泉州的文化底蘊。

“我已經連續4年來賞花燈了,很漂亮。”來自東園鎮的黃先生帶著老婆孩子一同來公園賞燈。“這個就是我們泉州有名的東西塔和洛陽古橋,你以后都會見到,現在先從花燈上認識一下。”黃先生帶著孩子,在一座座燈前,仔細地向他介紹座燈上的泉州景點。記者看到,在每一個座燈前面,都有安保人員和志愿者在疏導。“這些志愿者和安保人員,天還沒黑的時候,就已經在現場了,非常辛苦,為他們點贊。”市民黃先生說。

除了海絲藝術公園,泉州臺商投資區的3個花燈觀賞點也迎來了賞燈熱潮。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