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學者聯手研究超聲波鉆探 以探測月球是否有水
2019-01-17 10:08:25 來源: 參考消息網
0瀏覽 評論0條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道 俄媒稱,中國和俄羅斯的學者正聯手研究超聲波鉆探方法,以探測月球是否有水。
據塔斯社1月15日報道,俄羅斯比斯克理工學院(阿爾泰國立技術大學分校)測量方法和手段及自動化教研室教授、技術學博士弗拉基米爾·赫梅廖夫透露,阿爾泰國立技術大學科學家的一個項目贏得了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19-2020年度的資助。
科學家正在研究和詳細分析對地外物體——包括月球背面和火星——表面進行超聲波鉆探以發現水和冰的物理原理,這將有助于在未來發展對月球和火星的探索事業。
赫梅廖夫說:“資助金額為每年130萬盧布(1盧布約合0.1008元人民幣),項目為期兩年。我們正在為中方開展的初步研究,其目的是了解超聲波鉆探的過程。現在,人們在登陸月球和火星后都是使用普通機械設備進行鉆探。在這個過程中,水及其他揮發性物質會由于迅速加熱而蒸發。超聲波鉆探則相當輕柔,這使它可以在不破壞水和冰的情況下在月球表面或月表以下發現它們是否存在。”
阿爾泰國立技術大學新聞處通報,項目發起者計劃確定最佳的超聲波鉆探辦法,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水和冰——這將確保對水的蹤跡進行探測的可靠性。項目成果將為制造超聲波鉆探設備奠定科學基礎。
赫梅廖夫表示,中俄在這個方向的研究將決定月球和火星計劃的發展前景之一:找到水以便建立供人類居住的月球站。根據間接證據推測,月背深達10千米火山口的淺表層含有水。超聲波儀器未來可能安裝在月球車和火星車上。赫梅廖夫指出,這個研究是從2010年起與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聯合開展的。
他說:“遺憾的是,我國近期不打算飛向月背以研究月壤。中國則計劃開展這項工作——去年12月,他們向月背發射了首個探測器,讓其著陸在一個火山口,開始了初步研究,隨后幾年將進行與鉆探有關的作業。因此,我們也準備同參與中國月球計劃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編譯/胡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