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新西蘭呼吁游客共擔環保之責 推出一系列指導原則
2018-11-21 09:07:15 來源: 參考消息網
0瀏覽 評論0條
英媒:新西蘭呼吁游客共擔環保之責 推出一系列指導原則
參考消息網英媒稱,由于擔心旅游業給本國造成影響,新西蘭發起了一場敦促游客愛護環境的行動。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1月19日報道,在飛往新西蘭的航班上,乘客將會看到推廣“Tiaki宣言”的視頻,視頻的內容是由新西蘭政府和旅游業擬定的一系列指導原則。
“Tiaki”在新西蘭當地的毛利語中是“關愛”的意思。
報道稱,這場行動鼓勵游客承諾在旅行期間保護新西蘭的自然環境并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在這段兩分多鐘的視頻里,一個畫外音說道:“新西蘭是我們的家園。在這里生活和來這里旅行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關愛這片寶貴的土地。”
過去一年,大約380萬游客來到新西蘭,而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還不足500萬。
新西蘭旅游局執行總裁斯蒂芬·英格蘭-霍爾說,如果沒有具體的指導,游客常常默認為可以像在自己家里一樣隨意。
他說:“在世界上某些地方,亂扔垃圾很常見。如果我們不要求‘請勿亂扔垃圾’,很多人就真的亂扔。在旅游旺季這個問題可能很嚴重。”
據說新西蘭人對日益流行的所謂“自由露營”越來越感到不滿。“自由露營”是指游客為了省錢而在指定露營地區以外搭建帳篷或者在房車中過夜。沒有廁所和垃圾桶意味著這些游客常常把環境弄臟。
英格蘭-霍爾說,這項行動并不針對自由露營者,而是為了向更多人傳遞信息。他說,他希望游客在網上搜索“Tiaki宣言”的信息,或者在租車機構等地獲取信息。
報道稱,這項行動還提醒游客尊重毛利文化,為徒步旅行和其他室外活動做適當準備,以及駕車時靠左側通行。
獨家:新西蘭旅游不必驚慌 安全有保障
11月15日,被困中國游客在中國使領館幫助下安全轉移,抵達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直升機場。(攝影 張金加)
《參考消息》駐惠靈頓記者田野11月18日報道
在新西蘭旅游,無論隨團還是自駕,除了新西蘭政府的周全照顧,還有中國政府的強大后援,游客只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安全駕駛,即使天災來臨,也不必驚慌。第一時間,有兩個國家的政府在為游客的安危爭分奪秒。
意外傷害賠償自動“加身”
新西蘭不僅號稱“百分百純凈”的國度,在當地旅游,所有游客不分國籍,只要踏上這片土地,也就立即進入新西蘭政府的ACC(新西蘭意外傷害賠償局的英文縮寫)覆蓋范圍,即意外傷害賠償自動“加身”。
這項令新西蘭這個僅有450萬人口的南太平洋島國蜚聲國際的福利政策規定,不分國籍、不問緣由、不講場合、不論責任,只要你在新西蘭遭遇意外而受傷,新西蘭政府承擔和保證你的一切醫療費用。
如果游客在新西蘭境內旅行發生意外身受重傷,ACC還可能額外支付一次性賠款;如果意外身亡,這一機構還提供多種津貼。總之,這種既有“人性化”,又有“彈性化”的政策不僅令新西蘭居民無憂,也讓每年到來的300多萬游客安心。
不缺指揮疏散的“教導員”
由于新西蘭地處兩大大陸板塊之間,地震多發、火山活動頻繁,身經千百震的新西蘭居民早就掌握了一系列防震、抗震知識。從小學教育開始,所有入學兒童都會掌握防災必備常識,并定期舉行抗震演習。
對于游客來說,雖然旅店和景點不可能對入住游客進行培訓,但身在這些從小對地震演習習以為常的工作人員身邊,即使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也不缺少指揮大家從容鎮定、有序自保的“教導員”。
由于地震往往引發其他伴生災害,如火災等。按照新西蘭消防法規,經營場所都會事先劃定一個發生災害時的集合點,一般位于空曠平整之地,如停車場,并設置醒目的指示牌。當災難發生時,每個經營場所的工作人員當中都有事先指定的責任人,負責組織疏散的重大職責,就像民航航班緊急出口旁的乘客,在起飛前也會被告知需要在緊急狀況下擔負開啟救生門的職責一樣。
作為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如今面臨更多保障,即中國使領館對公民的領事保護服務愈發成熟,針對突發狀況、自然災害,使領館有一整套緊急處置機制,確保以最快速度將身處險境的中國公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在14日凌晨新西蘭南島發生強震及持續余震后,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第一時間啟動聯動應對機制,駐克賴斯特徹奇總領館接到中國游客被困重災區凱伊庫拉的報告后,多處聯系調動直升機,當天中午即趕赴災區,送水送食,開始逐步分批撤離中國游客。
最終,震后第二天下午,總領館把在災區找到的125名中國游客全部安全轉移,成為唯一自發、自主開展救助本國公民的外國政府,令1200多名各國游客望而興嘆。一對被困英國夫婦在打電話求助英國使館和領館均被告知無能為力后,憤而向當地媒體訴苦,只得等中國游客撤出后通過其他渠道聯系直升機脫險。
地震當天,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和兩個總領館共同發布防震指南,提醒中國公民身在海外注意安全,并公布五條在各種情況下遇到地震的簡易處置辦法與注意事項,簡單實用,便于傳播。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駐新西蘭使領館再次公布值班電話,而且與從前使領館公開的救助電話多為固話號碼不同,這次公布的都是手機號碼,保證只要撥通,必有回應。
研究稱中國千禧一代將成新西蘭最大旅游增長點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新西蘭天維網援引NZHerald消息,一項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的千禧一代將成為新西蘭旅游業最大的增長點。
中國是新西蘭第二大海外游客來源地。由Hotels.com提供的統計報告表明,未來12個月當中,中國的千禧一代將把他們收入中超過四分之一的部分用于旅游。
從去年5月到今年五月,有394528位中國游客前往新西蘭旅游,同比增加27%。而該一整年當中,中國有1.2億人出國旅游,同比增加了300萬。
今年的研究發展,三分之二的中國游客認為旅游是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三分之一的中國游客提出他們在未來會更多的旅行。
Hotels.com的澳新市場總監Katherine Cole表示,盡管新西蘭目前已經不是中國人心目的TOP10旅游目的地,但中國游客的數量還是會增加。
她表示,中國千禧一代的游客對于新西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新西蘭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多有意思的經歷。
據報道,千禧一代的中國游客中,有很多是女士。她們希望獲得高附加值的旅游體驗。
據稱,這些游客在假期的旅游支出為人均每天消費474美金。
另外,對3000名中國游客進行調查后發現,中國人最希望在酒店里得到的服務是WIFI。
新西蘭旅游業者吁積極對待中國游客 促旅游發展
(新西蘭天維網)
中新網5月25日電 據新西蘭天維網援引NZHerald消息,據新西蘭本地的一些零售業及培訓公司人士表示,新西蘭人對中國游客的消極負面態度可能阻礙新西蘭的旅游業發展。
最新報告顯示,新西蘭人對中國人最反感的地方主要是他們認為來自中國的海外購房者炒高了房地產市場,以及不遵守規矩開車的中國司機。在新西蘭經營培訓公司的Jacqui Scott表示,這種反感情緒可能導致中國游客在新西蘭的旅游體驗大打折扣,進而影響整個新西蘭旅游業。
Scott表示,許多中小型企業正在享受著中國游客增多帶來的經濟紅利,但要鞏固這種良性循環,企業主應該提高自身的服務態度。
去年,從中國來新西蘭旅游的游客高達33萬人,在過去5年里,來新西蘭旅游的游客數量穩步增長,新西蘭以“世界上最后一片凈土”的生態聲譽和優質食品、風光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
“從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即便是我自己到新西蘭其他地方去旅游,有時候都會遭到不友好的對待,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中國游客在新西蘭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事兒。”Scott說,“我們需要對新西蘭人進行一個普遍的宣傳教育,并且對從事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更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中國是新西蘭第二大游客來源國,截止到今年4月,中國游客來新西蘭游客總數上漲29.2%,假期時段上漲則達到34%。
Scott認為,新西蘭的服務業從業者應該對客戶文化傳統多了解一些,這樣在與國外游客溝通的時候會更順暢。
“如果我們想從中國游客增長中分更多的羹,我們需要對不同的文化給予更多的理解,并且持更開放的態度。”他說。
新西蘭旅游局公共事務主管Deborah Gray表示,根據游客滿意度抽樣調查顯示,海外游客對新西蘭的滿意度達到或超過預期值的有94%。她說,中國對新西蘭來說是最重要的游客來源國。
根據商務、創新及就業部(MBIE)的國際旅客調查顯示,截至今年3月,游客在新西蘭境內的消費上升了25%。
新西蘭旅游局首席執行官Kevin Bowler表示,中國旅游市場支撐著新西蘭旅游業41%的份額,游客平均花銷4900紐幣。與此同時,在過去一年里,英國、德國、美國以及印度游客的入境數據也都看漲。
新西蘭旅游業隱憂顯現:中國游客人均消費降2成
中新網6月7日電 據新西蘭天維網報道,對于新西蘭來說,旅游業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創造了全國20%的外匯收入,直接或間接創造就業33萬人。國際游客年消費超過145億紐幣。
但在奧理工大學旅游研究所主任Simon Milne教授看來,旅游業和乳業一樣,都對新西蘭的環境造成沖擊。“他們需要排泄、吃飯、開車,都增加了新西蘭的全球氣候變化排放。”他說,“游客的數量在增加,對我們的資源環境造成壓力。”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去年,Tekapo的4000名納稅人斥資40萬紐幣,修建了兩個廁所。第一個廁所在圣誕節前建成,結果三個星期內就迎來了3萬名如廁者。
預計未來5年,新西蘭迎來的外國游客數量將增長40%,但與之對應的是新西蘭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海外游客在新西蘭的平均消費額下降了10%,而中國游客人均消費下滑了22%。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中國是新西蘭第二大游客來源國。
中國游客成為新西蘭旅游業的“中堅力量”
商業、創新和就業部預計新西蘭旅游業在2017年到2023年將持續增長,游客消費增速將超過游客數量增速,中國將取代澳大利亞成為新西蘭最大游客來源國,年均達到91.3萬人。這相當于坎特伯雷、奧塔哥和南地的人口總和。
但有業內人士稱,中國游客數量大增對新西蘭固然有利,但也要汲取其他國家的教訓,帕勞就是一個反面例子。這個島國以其潛水旅游業吸引了大批的中國游客,但新鮮期一過,游客數量大幅下滑。
帕勞的旅游業給新西蘭提了個醒
“在很短時間里,(帕勞)的整個旅游業都作出調整,專門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這相當于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給他們自己帶來了麻煩。”Milne教授說,“我們需要維持游客(來源)的分散性。”
Tourism NZ首席執行官稱,計劃維持各個國家的游客增長數量,包括德國、日本、英國、美國,也包括中國。另外將增加來自印度、印尼的巴西的游客數量。
新西蘭經濟三寶:建筑、移民、旅游或已接近峰值
中新網9月26日電 新西蘭天維網26日刊文稱,經濟學家表示,新西蘭經濟現在開始呈現疲態,建筑業、移民和旅游方面或許已達到頂峰,預測政府將以減稅的形式促進經濟增長。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新西蘭的經濟學家們發出警告,表示新西蘭的經濟增速可能遇冷減緩,未來銀行利率可能下調。
ANZ首席經濟學家Cameron Bagrie還預測,新西蘭政府的財政手段將以減稅的形式,成為2018年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之一。
據悉,本周四(28日)新西蘭央行也將重審官方現金利率(OCR),OCR通常對房貸和儲蓄利率會有直接影響。不過,專家們一致認為基準利率不會出現變化。
ANZ表示,盡管銀行方面期待OCR上調,但“并不抱太大希望”,而且降息的情況也可能出現。
Bagrie表示,新西蘭經濟現在開始呈現疲態,那些此前強力增長的行業都或多或少有放緩跡象。“我們現在,建筑業達到頂峰,移民也到頂,可能在游客方面也已經到頂了。”、“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循環過了那個沸點的時候,接下來就是過剩的問題,繼而帶出核心通貨膨脹。”
根據新西蘭統計局的消息,在2017年前兩個季度里,建筑業都呈現了萎縮狀態。而官方另一數字則指出,凈移民增量在達到最高值后,也可能出現小幅下滑。
Bagrie表示,在2018年,新西蘭的通貨膨脹可能表現為:紐幣下跌、減稅,以及政府支出的增長——假如國家黨能夠成功組閣新政府的話。
“屆時的財政政策可能會比現在的還要寬松。”Bagrie表示,2018年4月開始將要執行的減稅,以及其他的支出計劃,可能將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水平。“個人人為,未來的財政政策,應該跟著接下來幾年支持新西蘭經濟的主要力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