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分享捐精經歷:一年捐精20次 是16個娃的父親
中新網9月28日電 據澳洲網報道,在澳大利亞,捐精并不是什么難以啟齒的事情,數十年來,澳大利亞一向允許精卵捐贈者匿名,而維州2017年生效的一項新法讓30多年前匿名捐精或捐卵的澳人現形,由那些精卵誕生的子女,現在有權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對許多由捐贈精卵誕生的子女而言,把自己身份中那個謎團找出來,拼湊完整,是他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求。近日,不少澳人就紛紛站出來分享自己捐精和尋找親生父母的經歷。
昔日大學生有16個娃
報道稱,阿伯特(Haydn Allbutt)就是一名捐精者,他在1997年還在上大學時在附近一家診所捐精,當時只有21歲的阿伯特為了25澳元的捐精報酬每年大概捐精20次,他知道自己的精子或被用于科學研究,或者提供給需要受孕的女性,不過這些都不是他所擔心的。
“我那時沒有女朋友,而且我覺得自己也找不到女朋友,所以我想這可能是我唯一傳遞我基因的方式了。”阿伯特笑著說。
在過了20多年后,現在的阿伯特是大學的一名講師同時也是一名醫學研究者,同時他還幫助11個家庭有了孩子,而他自己也成為16個孩子的生身父親。在他所有的孩子中,最大的已經19歲了,最小的也有5歲了,其中有8名是男孩。
法規變嚴導致捐精數量下降
報道稱,澳洲的捐精政策在過去30年的時間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法律不再要求捐精者匿名,并且捐精者還需要經過更加嚴格的身體檢查,就連捐精報酬也被取消了。
在此之后,澳大利亞捐精的人數就下降了不少,精子庫也出現了緊缺的狀況,這也導致很多焦急等待精子的家庭把目光放到了網上,他們希望能在互聯網上尋找精子“黑市”,但是這里的精子并不受法律的監管。
澳洲試管嬰兒組織的醫學教授伊林沃斯(Peter Illingworth)表示,人們在網上尋找精子的現象“十分危險”。“我覺得這是一個持續增長的問題,任何一名在網上尋找精子的女性都在冒著巨大的風險,這個風險會影響她以后的一生。在澳洲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子,那些不正式的協定最后導致孩子的父母權歸屬有異議,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是贏家。”
昆州女子切普曼(Hayley Chapman)就是通過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找到了一名捐精者,兩人完成受精儀式兩周后,切普曼就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她對對方一無所知。
伊林沃斯表示,為捐精行為設立法規很重要。“檢查捐精者是有理由的,首先是為了安全,其次是為了維持一個長期關系,一個接受過精子檢查的男性都經過正規醫生咨詢,這樣也讓接受精子的家庭更有安全感。”
匿名捐精讓后代“尋親無門”
至于讓捐精者與接受精子的家庭維持長期關系是最近才出現的話題,因為很多年以前捐精者都是匿名的,這導致很多由捐贈精卵誕生的子女不知道他們的生身父親是誰,這群人會一直飽受這種“尋親無門”的精神煎熬。
格里夫(Michael Griffiths)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他的媽媽在1975年接受了一名匿名捐精者的精子,然后生下了格里夫,而格里夫直到28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身世,也沒有懷疑過父母,但是事情就是這樣,我感覺很奇怪,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格里夫說。
此后,格里夫一直在致力于尋找自己的生身父親,他搬回阿德萊德老家,希望能夠完成自己的任務。“當我媽媽接受了別人的精子后,她被告知以后不能談論此事也不要再去想這件事情,她回家后就當做什么也沒發生一樣,每個人都認為這是最好的做法,但是現在世界已經改變了。”格里夫說。
相關閱讀
-
華媒:澳洲房價不斷上漲 澳人還貸壓力越來越重
中新網8月18日電 澳洲網18日刊文稱,數據顯示,售價低于40萬澳元的澳洲房產比例逐漸下滑,澳人背負...更多
2017-08-18 17:33:12
-
俄中毒前特工女兒拒絕俄駐英使館協助 稱父親仍病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前特工斯克里帕爾的女兒尤利婭11日通過英國警方發表聲明說,她...更多
2018-04-12 09:15:45
-
-
俄中毒特工之女稱一周前已蘇醒:我和父親都沒事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官方電視臺“俄羅斯第一臺”5日播出據稱是尤莉亞?斯克里帕爾和堂姐妹的電話錄音...更多
2018-04-06 11:16:29
-
-
16歲少年入室搶劫 強奸女主人當孩子面槍殺父親
10月2日報道,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東北部城市塔爾薩1日發生搶劫殺人強奸案件,兩對夫婦家中先后遭劫,...更多
2017-10-03 17:36:01
-
-
在日失聯女教師旅館留道別信 父親:應該是她字跡
此外,7月29日,日本警方于危秋潔在札幌下榻的旅館內,找到了她留下的一封道別信,其父親表示“應該...更多
2017-07-30 07: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