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墾丁公園擬實施交通管制保護陸蟹安全過馬路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每年農歷6至10月是臺灣墾丁陸蟹繁殖高峰期,陸蟹媽媽會在月圓夜晚往海岸遷移產卵。臺灣墾丁公園管理處(墾管處)17日表示,將于7月底到10月底的月圓夜實施道路交通管制,保護陸蟹媽媽安全過馬路。
墾丁陸蟹。臺灣《聯合報》資料圖
為保護陸蟹媽媽過馬路,免于被來往的車輛碾軋,墾管處實施了10多年香蕉灣砂島路段臺26線關閉車道管制措施。墾管處17日表示,今年管制路段仍為臺26線2公里長,原4車道縮減為2車道,雙向各關閉外側車道。
墾管處表示,期間將執行“停十走十,蟹謝讓路”定時封路,即每封路10分鐘后,開放內道通行10分鐘,并設有前導車引導車流減速,守護陸蟹安全。
具體管制時間為7月27日至29日、8月25日至27日、9月24日至26日及10月23日至25日,為農歷6月、7月、8月及9月的月圓夜,前3個月具體時間為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最后1個月為晚間6時至8時。
墾管處2010年委托學者調查發現,墾丁陸蟹多達7科30種,種類和數量多樣性都是世界第一。其中,香蕉灣海岸林陸蟹達5科23種,多樣性居第一,港口溪河口陸蟹7科22種,居第二。2015年的調查顯示,香蕉灣陸蟹剩下5科17種。
墾丁陸蟹因修公路等人工開發而逐年減少,故近10多年實施關閉車道來保護陸蟹過馬路赴海產卵。另外,為了保護后灣地區陸蟹棲息地,墾管處與飯店集團今年初換地成功。
墾管處人員表示,墾管處曾經委托學者試驗在香蕉灣進行馬路挖溝渠供陸蟹通行,去年也嘗試在試驗涵洞里以麻繩架天橋,讓陸蟹到海邊,但效果都不是很好。不過,涵洞架天橋的試驗今年換為架木條天橋,繼續試驗。至于減少通行車道,則是10多年來實施的保護陸蟹的最有效措施。
相關閱讀
-
-
臺灣墾丁海域上萬海膽群聚 資深潛水教練解讀
近日臺灣墾丁海域出現上萬扁仙壺海膽群聚的特殊現象,資深潛水教練蔡永春指出,此現象從去年就開始...更多
2018-07-11 15:24:28
-
-
游客減少等因素影響 臺灣墾丁一酒店屢傳欠薪后歇
位于臺灣屏東車城鄉的墾丁泊逸度假酒店因不堪虧損,6日起歇業,飯店營運總監王柏弘坦言,島內旅游與...更多
2018-01-05 15:06:19
-
-
臺灣墾丁游客“雪崩式”下跌 店家稱滑手機滑到手
今年上半年(1至6月)臺灣墾丁旅游人數出現可怕的“雪崩式”下跌,旅游人次大減132萬8700余人,尤以大...更多
2017-07-25 09:17:15
-
-
臺灣去年失聯浮標被意外發現 造價超600萬新臺幣
在投放海洋氣象觀測浮標途中,意外發現去年失聯的浮標,成功回收,該浮標造價至少超過600萬新臺幣。更多
2018-07-17 16:12:34
-
-
臺灣基隆深夜火災老夫婦獲救 老翁一度無生命跡象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基隆市西定路某民宅16日深夜11點多竄出大火,一對老夫婦受困浴室,被消...更多
2018-07-17 16: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