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大西洋盟友分歧重重 北約峰會能躲開G7式尷尬嗎?
2018-07-07 08:29:4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0瀏覽 評論0條
跨大西洋盟友分歧重重
北約峰會能躲開G7式尷尬嗎?(環球熱點)
圖為北約總部。
資料圖片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首腦會議(北約峰會)將于7月11日至1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峰會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向德國、比利時、加拿大等北約盟友發出措辭嚴厲的“催款函”,要求這些國家提高防務支出,履行防務義務。“美國經常被視為是全世界的存錢罐,而這樣的思維必須停止”,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4日引述美國白宮發言人吉德利的話稱。
分析認為,在跨大西洋聯盟分歧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特朗普此舉將為下周召開的北約峰會蒙上陰影。甚至有外媒悲觀地預言,北約峰會將步G7峰會后塵。
矛盾的美國
據路透社報道,峰會前夕,特朗普在給北約盟友的信中威脅稱,如果各國仍不行動,作為回應,美國或將考慮收縮其在全球的軍力部署。
其中,特朗普對德國的批評尤為激烈。在給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信中,他指責德國沒有達到防務開支占GDP2%的標準,損害了北約的安全,并給其他國家“帶了個壞頭”。
當然,這并非特朗普第一次向北約“開炮”。早在競選總統時期,特朗普就曾放言,如若當選,可能放棄對北約盟國的自動保護。上任總統之后,特朗普也已多次公開質疑北約存在的價值,甚至一度表示這一軍事同盟已經“過時”。
然而,就在特朗普對其盟友不留情面之時,美國國防部最新公布的一組數據卻頗耐人尋味。
數據顯示,2018財年美國對旨在增強歐洲防務的“歐洲威懾計劃”投資增至48億美元,2019財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65億美元。而在奧巴馬政府時期,這一數字始終沒有超過10億美元。
一邊高舉“催款函”威逼北約盟友,一邊卻大幅增加對歐洲防務的投入,特朗普政府的言行似乎有些矛盾。
“這很‘特朗普’。”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王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其實,特朗普政府的這種表現并不奇怪。“上臺以來,特朗普一直堅持‘美國優先’原則,對盟友‘搭便車’的不滿由來已久。”正因如此,特朗普在要求北約盟友增加防務開支方面總是“錙銖必較”,試圖讓它們承擔更多責任。此外,美國國內中期選舉臨近的壓力,也讓特朗普對外更愿以強硬姿態示人。
不過,目前看來,威脅歸威脅,特朗普政府依然在意北約在軍事安全方面對于美國的價值。
王棟指出,當前,對于美國而言,國際恐怖主義、網絡攻擊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仍然嚴峻,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始終沒能緩和,因此必須強化其全球軍事存在以應對種種不確定的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北約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事實上,從特朗普政府的軍費開支中也可看出其對軍事安全的重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2018財年年度基本國防預算提升至5745億美元,達到2013年以來的最高點,年度增幅創近10年來新高。
糾結的歐洲
特朗普的口頭施壓并未得到北約盟友的妥協讓步。尤其是近來與美國分歧日漸凸顯的歐洲國家,面對特朗普言辭激烈的“催款函”,紛紛表示不會屈從于美國的壓力,而將按照自己的節奏增加軍費開支。
彭博社此前就有報道稱,默克爾在柏林舉行的國防會議上說,德國希望到2024年將國防支出從1.24%增加到GDP的1.5%。
挪威外交大臣伊娜·瑟雷德表示,在北約峰會這個重要場合不應過于糾纏于軍費問題,加強安全防務才是北約的根本目標。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則聲稱,2014年“威爾士峰會宣言”對于成員國將防務支出增加到2%的規定,只是顯現政治承諾的政策性文件,而非法律文件。
一些分析稱,歐洲國家的軍費開支要在2024年達到美國的預期面臨很多障礙。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向本報指出,二戰之后,歐洲國家對于兩次世界大戰進行深刻反思,和平文化深入人心,因此大多不愿將國家財政過多地投入到軍事領域。這在德國尤為明顯,并在短期之內很難改變。另一方面,歐洲國家的國防工業體系建設并不完善,它們習慣于將美國主導下的北約視作安全保護傘。
法國《回聲報》也曾刊文直言,當前面臨的安全困境讓歐洲至少在中短期內不能不拉上美國。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它們對于安全威脅的認知以及對于北約角色的定位,已與美國出現日益明顯的差異,這讓曾經的盟友分歧漸深。
王義桅分析稱,歐洲國家大多認為戰爭無法解決安全問題,反而會讓歐洲處于危險的前沿——無論是肇始于中東的難民危機還是與俄羅斯的潛在沖突,無不表明相比歐洲受困于此,苦不堪言,美國卻幾乎不必為此擔憂。“歐洲對美國的不信任正在加劇。”
一方面,在防務領域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另一方面,又擔心北約被美國“綁架”,四面出擊,從而威脅自身安全。如今的歐洲可謂十分糾結。
憂心的北約
峰會召開在即,面對盟友短期之內難以彌合的隔閡,斯托爾滕貝格仍在盡力對外展現北約的團結形象。近日,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加強參與鞏固歐洲的安全。盡管分歧存在,但我們可以通過表明團結一致來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不過,在跨大西洋聯盟尷尬的現狀面前,這樣的表態還是有些蒼白。不久之前,G7峰會就因美國和其他六國在關稅、伊核協議和氣候保護等諸多問題上的意見不一不歡而散。如今,盟友之間早早開始的討價還價,讓外界實在沒有太多信心看好北約峰會。
王義桅指出,目前,美歐的分歧不僅表現在具體政策層面,還涉及外交戰略上的根本沖突。美國更多是將北約視為維護自身全球霸主地位的戰略基石,而歐洲國家則將其視作提供安全屏障的避風港。這種矛盾正在撕扯北約,破壞同盟間的信任。
王棟認為,已經顯現的分歧還不至于導致這一跨大西洋安全框架發生根本性的削弱。但如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刊文所稱,政治團結作為北約成立70年來效力的根基,正在受到威脅。
“特朗普可能還會保持其一貫行事風格,在此次北約峰會上繼續與其盟友發生激烈爭吵。”王棟說。
不僅如此。據悉,7月16日,在北約峰會結束后的第4天,特朗普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會談,這將是特朗普上任以來的首次美俄首腦正式會晤。
有分析稱,美俄首腦舉行會晤的消息已讓一些歐洲國家感到不安,因為這會抵消歐洲孤立俄羅斯的行動效果。還有觀點認為,俄羅斯一直是北約的“假想敵”和集體防御的主要對象,特朗普在大肆抨擊盟友之后再與普京握手,或將加劇跨大西洋聯盟的信任危機。
不難想象,已經籠罩在北約峰會上空的陰影將因此更為深重,G7峰會上的尷尬一幕恐怕會重現。北約還是曾經的北約嗎?
嚴 瑜 康 樸
相關閱讀
-
俄副外長:北約擴大俄邊境軍事存在的行為已“越線
中新社莫斯科4月3日電 (記者 王修君)當地時間4月3日,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表示,北約擴大...更多
2018-04-04 08:45:00
-
北約宣布撤回7名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的資格認證
他說,作為集體回應的一部分,北約也在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除了取消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團7名工作人員...更多
2018-03-28 08:02:11
-
-
烏克蘭獲北約“申請國”身份
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第一副議長格拉先科當地時間10日表示,北約承認了烏克蘭的“申請國”身份,這...更多
2018-03-11 09:17:24
-
-
北約秘書長:俄羅斯潛艇直逼家門口,堪比冷戰時期
俄羅斯潛艇在地中海、大西洋等水域活動日益頻繁,其活躍程度近乎于冷戰時期。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更多
2017-12-26 09:06:58
-
-
北約軍演出現“侮辱土耳其”內容 北約秘書長道歉
正在挪威斯塔萬格舉行的北約聯合軍演被指出現“侮辱土耳其”內容。對此,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7...更多
2017-11-18 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