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公布太湖圍網拆除補償方案 明年湖內再無養殖大閘蟹

2018-05-25 15:23:18 來源: 中國新聞網

0瀏覽 評論0

中新網蘇州5月25日電 (記者 鐘升)25日,蘇州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太湖圍網拆除補償方案進行說明。江蘇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小林表示,今年12月底前太湖蘇州市行政區域內水域的4.5萬畝圍網將全部拆除到位,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除任務。

資料圖:駛向湖心捕魚的漁船。 周古凱 攝

資料圖:駛向湖心捕魚的漁船。 周古凱 攝

太湖地區自古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梅鱭、“太湖三白”湖鮮等聲名遠播。其中,太湖大閘蟹最負盛名,年產量近3000噸。2017年全年太湖漁業捕撈產量為6.8萬噸,產值約6.2億元(人民幣,下同)。

然而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2017年5月環保部對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督導,要求太湖蘇州市行政區域內水域的4.5萬畝圍網在2018年12月底前基本拆除到位,201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除任務。

根據補償方案,國有水域占用補償費為6912元/畝,提前終止養殖補償費為6500元/畝·年(按兩年計),養殖設施補償費則為4000元/畝;此外還將提供1940元/人·月的轉產轉業補貼(每一養殖使用權證按兩人計,每人補貼24個月)。因圍網拆除轉產轉業的農民,由各區人民政府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據悉,補償款在養殖使用權人自簽定協議之日起15日內首付50%,余額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行移交圍網設施之日起15日內一次性付清。在規定的期限內簽定協議和自行移交圍網養殖設施和經評估的生產生活設施的養殖使用權人,還將給予額外獎勵。

王小林介紹,正式的拆除工作將于今年的太湖大閘蟹捕撈期后進行,因此今年太湖大閘蟹的產量并不會受到影響。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移交圍網養殖設施的養殖戶,相關設施將依法予以拆除,所涉及的拆除費用在補償費用中扣除。有行政違法行為的,由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明年開始,太湖中就再沒有圍網養殖的大閘蟹了,這也是保護太湖青山綠水的實際需要”,王小林說道。據了解,目前沿湖的吳中區等地區正在開始加強養殖池塘的標準化改造,通過大閘蟹的生態養殖來填補圍網養殖蟹的缺口。漁業部門也將在太湖開放性水域中大量實施放流工作,“在保護太湖環境的同時,也保住大家所好的這口湖鮮”。(完)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