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母親都是獨特的 但她們共同的名字,是“愛”
中新網5月13日電 (卞磊) “上帝不能無處不在,因此他創造了母親”。猶太諺語如是說。無論哪個國度,哪個時代,無論多么成功,還是多么平凡,人們都曾經是孩童。在生命初始時;在脆弱孤獨時;在枝繁葉茂時;在白發蒼蒼時,人們永遠依賴、深愛、思念和牽掛著的,總少不了臍血之親的那個人——母親。
60多歲的墨爾本大媽凱撒是一名騎行愛好者,她“母親節”從巴黎騎行到維也納,除了放松心靈,也為了給女兒和孫女樹立榜樣。
【母親的基因】
母親節最早起源于古希臘,而母親的基因卻要追溯到更遠、更古老的時代。幾個世紀來,傳遞愛的方式隨時代幾經變化,母親的愛卻早已融進血脈基因不斷被“復制”,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源遠流長。
1914年,美國將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1950年,法國將母親節定于每年5月的最后1個星期日;1976年,泰國為歌頌詩麗吉王后,將節日定于8月12日……縱然各地母親節的日期不同,但母親的基因在全球相通。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3年11月6日,美國圣保羅的孕婦米特順利進行水中分娩,新生兒降生后,米特將他抱在懷里,繼續在溫水中躺一會兒。
哥斯達黎加,一位母親為救下被鱷魚咬住的5歲幼子,拼盡力氣鱷口奪子;澳大利亞新州一位母親,為給孩子樹立榜樣,9個月內瘦身60公斤;在英國,一名年輕母親羊水提早破裂,為救存活機率只有10%的孩子的性命,每天堅持喝下9升水……
幾乎每時每刻,全球都有令人動容的故事在上演。她們的勇氣與堅持,深刻詮釋了什么是“為母則剛”。
對全人類的孩子們來說,母親大概就如康乃馨的花語一樣,充滿“愛、魅力和尊敬之情”。
資料圖:在中國成都開往營山的D5154次動車組列車上,動車乘務員為身為人母的旅客贈送康乃馨。龔萱 攝
【母親的標簽】
—我不想要馬克杯或酒杯。
—那你想要啥禮物?
—想要獨自呆上一整天,看看書。
—想做美甲。
母親們真正想要的禮物是什么呢?
“母親節,媽媽們到底想要什么禮物?”不同于以往千篇一律的“母親節禮品指南”報道,今年外國媒體《赫芬頓郵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為媽媽們標記下個性鮮明的標簽(#),讓母親走出“犧牲”、“奉獻”、“慈祥”等刻板印象,展現更豐富的色彩。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1月25日,美國女籃教練Joanne Boyle在訓練休息之余,陪自己的孩子在籃球場上玩耍。
#酷#,#會賺錢#
“就像夢想成真了一樣,我現在再也不用擔心在狹小的空間里撫養孩子。”澳大利亞的安娜絲年過30歲,育有3個孩子。瘦身前,她失去了剛出生的孩子,丈夫因嫌棄她肥胖,離她而去。但現在,她瘦身成功,且憑瘦身經驗年收入50萬澳元,還搬進了墨爾本富人區。
#勇敢#,#搏斗#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30歲男子在商店,試圖強行拽走一名13歲少女,少女的母親見狀奮力搏斗,不停地對男子揮拳,最終迫使男子松開少女,他也被趕來的警察逮捕。
#堅強#,#才華#
讓5個從5歲到14歲的孩子站成一排,美國德州休斯敦一名單親母親站在他們前面,留下了一張滿屏笑容的自拍。9年前的大火,讓時年33歲的錢普斯失去了一切。之后,丈夫去世,母親中風,她又丟了工作。但現在,她將從法學院畢業,有能力和孩子們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資料圖:傳媒大亨默多克
【母親的名片】
除了普通人,在許多大文豪、著名科學家背后,也站著一些深藏功與名的母親。其實,這些孩子又何嘗不是母親“人生的名片”上最杰出的作品?
伊麗莎白•默多克(1909年—2012年)
——傳媒大亨默多克之母
——“愛的紀律”
伊麗莎白十分節儉,且熱愛慈善。她會給孩子們制定較高的標準,并要求其努力達到。為培養孩子的性格,她曾經將小默多克送往墨爾本附近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學校。
資料圖:一位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在巴西的Viagem海灘看日落。
索菲•特雷布舍(1772年—1821年)
——法國浪漫主義文豪雨果之母
——支持選擇
在雨果的小時候,舞文弄墨是一個沒什么前途的事情,但小雨果就是個愛好文學的孩子。索菲知道后,沒有屈從世俗的觀念,積極支持雨果進行詩歌創作,她還留心幫孩子尋找詩題,捕捉靈感,成就了一代文豪。
蘇珊娜•達爾文(1765年—1871年)
——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之母
——啟蒙老師
蘇珊娜是達爾文的啟蒙老師,曾教授過小達爾一些花草知識。盡管蘇珊娜在達爾文較小時,就因病去世,但依然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卡特琳娜•伊麗莎白•歌德(1731年—1808年)
——世界文學巨匠歌德之母
——你說后面會發生什么呢?
卡特琳娜常常會給小歌德講故事,但在講故事時,她常在關鍵情節處停住,讓小歌德自己想象后面的情節,培養其想象力和構思能力,為歌德之后寫劇本和小說打下了基礎。
英國患有自閉癥的小女孩Maggie收到她媽媽花了一個多月準備的特殊禮物——一個由800個卷筒紙構成的“冰屋”。
母親,不只是十月懷胎苦,不只是洗手作羹湯,更不只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燈下剪影。她們也曾是女兒,是妻子,是姐妹,因為孕育生命,才成為母親。她們有自己的夢想與希望,執著與才干。每一位母親,都是獨特的,但她們的共性,都是愛自己的孩子。
今天,以愛之名,重新認識、發現我們的母親,與她們交朋友,去讀懂這本人生應該好好讀一遍的書。(完)
相關閱讀
-
提前過完圣誕節,9歲患癌男童帶著全世界的祝福走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外媒報道,美國波特蘭的癌末病童湯普森,今年9歲,他的人生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更多
2017-11-22 09:49:19
-
-
一條橫幅笑翻網友!為搶中國游客全世界人民拼了
最近,日本某商場“迎中秋慶國慶”的圖片,在網上引發熱議。原來在我們喜迎中秋國慶的時候,日本竟...更多
2017-09-30 20:35:26
-
-
假新聞?《時代》封面移民女孩被曝未與母親分離
她被看作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移民政策的控訴,甚至被《時代》周刊選中,與特朗普一同登上封面。然而...更多
2018-06-23 23:32:58
-
-
西班牙4孩童與母親尸體生活一周 鄰居聞到味才發現
四名5-13歲的孩童與媽媽及其伴侶的尸體一起生活了一周左右,孩子們以為他們倆只是“冰冷地睡著了”...更多
2017-09-30 12:30:45
-
-
母親將女童放燒烤架上燒焦致死:燒成灰才能去天堂
住在比利時澤姆斯特的一戶居民聽到鄰居家女孩的尖叫聲后立刻報警,然而警察抵達現場時,該居民鄰居...更多
2017-09-28 09: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