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去年凈利增速創7年新高 74家公司業績連漲十年

2018-05-02 12:37:35 來源: 廣州日報

0瀏覽 評論0

A股去年凈利增速創7年新高

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和2018年一季度4月30日正式落下帷幕。數據顯示,受益于主板公司業績的大幅好轉,2017年可比公司業績同比增速創下7年新高,74家公司業績過去十年連續正增長。而今年一季度,創業板盈利能力出現大轉彎,同比增幅超過30%。

文/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忠安

雖然近期不少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大變臉,但總體業績卻表現優異。3500多家上市公司2017年累計實現凈利潤3.35萬億元,同比增幅近20%。其中,按可比公司計算,整體凈利潤增速創下7年新高。有分析指出,2017年A股上市公司業績大增得益于傳統產業盈利能力提升。

同花順ifind系統數據顯示,2017年全體A股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9.02萬億元,同比增長18.83%。

有市場人士指出,最近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不少傳統產業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不少新興產業公司凈利潤增速較高,加上金融類上市公司業績總體穩定,使得去年A股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表現超預期。如煤炭、鋼鐵、有色等上游行業公司去年全年盈利同比大幅扭虧為盈,方大碳素、八一鋼鐵、恒源煤電、韶鋼松山等業績增長同比超過20倍。

不過,依然有不少公司出現業績大變臉或巨虧,樂視網2016年凈利潤5.55億元,但到2017年巨虧138.78億元,成為當年的“虧損王”。*ST油服2016年年虧損161.15億元,去年再度虧損105.83億元。另外,保千里、湖北宜化、鹽湖股份、堅瑞沃能等虧損額度都超過34億元。

74家公司業績連漲十年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系統數據,如果以2010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公司來看,有74家公司在過去十年中,實現了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占目前A股上市公司總量的2%左右。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康得新。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康得新實現營業收入117.89億元,上市以來首破百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7.69%。

作為2010年才正式登陸A股市場的康得新,過去十年的業績不僅維持正增長,而且增幅都超過25%。

此外,紫光股份、貴州茅臺、通策醫療、愛爾眼科、大華股份、海康威視、數字政通、中國國旅、碧水源等行業龍頭過去十年也維持凈利潤連續增長。

創業板增速或見底

今年春節以來,A股風格出現明顯變化,其中,創業板大幅走高,而主板指數卻節節撤退。從目前的數據看,2017年創業板盈利能力可能出現底部,2018年有望反彈。其中,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長在 30%左右。

今年一季度,創業板業績凈利潤同比增長了27.45%。一季度賺錢最多的是光線傳媒。根據財報,該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19.93億元,同比增長了9.77倍。

大市研判

外圍股市節假日期間漲跌互現

美股短線或見頂 A股還看成長股

五一假期期間,消息面平靜,外圍市場表現漲跌互現,亞太市場表現較好,而歐美區域則弱勢難改,其中,紐約標普500指數4月30日收盤下跌了0.82%。有分析指出,作為全球領頭羊的美股,或有短線見頂跡象。

4月30日,恒生指數出現大漲。自5月1日起,滬港通、深港通每日額度將擴大四倍。加上A股即將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經過節前的大幅波動后,A股不排除存在反彈的可能,特別是大盤藍籌股。

有統計顯示,4月以來,從香港流入內地股票的凈外資已超過370億元人民幣。資金已經逐步從藍籌股流向優質成長股,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大幅降低了對藍籌股的倉位,創業板等配置比例明顯提升。另外,今年一季度,創業板業績出現向上拐點跡象,同比增長在三成左右。因此,優質成長股具持續性。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