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92.4%受訪者認為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重要

2018-04-17 09:40:47 來源: 中國青年報

0瀏覽 評論0

92.4%受訪者認為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重要

一個人的情緒表現影響著與他人溝通的氛圍,事情的發展和結果。良好的情緒控制力能夠成為我們個人發展的內驅力。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2%的受訪者有過情緒失控的經歷,78.2%的受訪者坦言這給自己帶來較大負面影響。92.4%的受訪者認為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重要,88.5%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培養自己的情緒知覺意識。61.3%的受訪者認為做好情緒管理的關鍵在于樹立自信,49.5%的受訪者建議有情緒時慢張口,克制沖動。

87.2%受訪者有過情緒失控經歷

90后青年蘇畔(化名)是某高校研究生,她坦言自己對人的態度忽冷忽熱,有時就會情緒失控。“最近1個月,最嚴重的一次情緒失控,是導師在論文截止日期前3天把之前的推翻,讓我重寫。”蘇畔坦言,情緒失控讓她失眠、痛哭,還讓導師對她更加失望,“3天期限到了,我基本什么都沒做成,吃不下飯,瘦了四五斤,甚至想過退學。”

90后新手媽媽張雅(化名)性格溫和理智,但情緒失控的情況也有過幾次,“我剛生完孩子第十一天,月嫂請假,而我那時還不會換尿不濕、不會抱寶寶,看他哭我也跟著哭,很崩潰。”張雅坦言,以前情緒壞時,她會在家睡覺、看綜藝節目或者跟朋友逛街。現在有了孩子,即便情緒不好也要照顧孩子,感覺壓抑和憋悶。

調查顯示,87.2%的受訪者有過情緒失控的經歷,交互分析發現,已工作人群(88.7%)發生情緒失控次數更多。

“情緒失控多半是負面情緒沒得到及時排解。在惡劣的心理狀態和強烈的不良情緒下,大腦中的‘腦島皮層’受到刺激,容易沖動。”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分析,引發不良情緒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心理素質較差。

蘇畔說,情緒壞時,她會給家人打電話,或用哭來發泄,之后就變得很安靜,“隨著情緒失控次數增多,我現在越來越依賴從別人那找安慰,給朋友家人帶來不少麻煩”。

調查中,78.2%的受訪者坦言情緒失控給自己帶來較大負面影響,包括工作學習效率降低(56.2%),對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興趣減弱(48.4%),與人溝通無果甚至引發了沖突(47.3%),頭痛、失眠、身體變差(39.6%),情緒越來越糟糕(38.9%),性格孤僻(26.4%)等。

舒曼介紹,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把生氣的人的血液中所含物質注射在小老鼠身上,發現小老鼠初期會呆滯、不思飲食,最后死去。“人在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緒狀態下都復雜也更具毒性。有心理學家指出,人生氣10分鐘耗費的精力不亞于參加一次3000米賽跑。經常情緒失控會改變大腦對心臟的控制,影響心肌功能,引起突發心室纖維顫動,心律失常,甚至心搏停止”。

88.5%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培養情緒知覺意識

“我們無法改變將要發生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學會識別情緒以掌握自己的態度,調節情緒來適應環境。”舒曼說。

調查顯示,92.4%的受訪者認為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重要。出現壞情緒時,55.8%的受訪者會跑步、健身來排解,53.2%的受訪者看視頻、聽音樂排解,其他做法還有:強制自己轉移注意力(46.3%)、找親友傾訴(32.4%)、自己慢慢消化(27.4%)和發脾氣(26.3%),6.1%的受訪者不采取任何措施,任其發展。

蘇畔坦言,她從不主動分析出現過的情緒,“回憶之前的人和事就會再難過一次,我總會對自己說,‘都會過去的’”。

情緒往往是在我們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慢慢滋生和積累,調查中,88.5%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培養情緒知覺意識,76.7%的受訪者會主動尋找自己情緒的觸發點。

舒曼介紹,情緒知覺常伴隨一定的生理喚醒及行為反應,比如聲音發顫、臉紅和心跳加速等,假如我們能及時識別,通常就能進行良好的情緒管理。“進行情緒管理不是要控制負面情緒,而是將負面情緒為我所用。因為負面情緒往往也可以給人一份力量,指引一個方向”。

如何控制情緒?調查中,61.3%的受訪者認為要樹立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49.5%的受訪者認為有情緒時應慢張口,克制沖動,其他建議還有:適度表達情緒(46.9%),意識到情緒不會無緣無故出現(45.4%),保持曠達心態(41.3%),尋找合適的情緒緩沖方法(28.8%)等。

針對情緒管理,舒曼介紹了一種“4A法則”,即覺察(Awareness)、接納(Acceptance)、了解(Acknowledge)和行動(Act)。“‘覺察’即覺察是否有不良癥狀出現,如情緒、行為上的變化;‘接納’即接受自己的不足及負面情緒,同時看到正向的意義;‘了解’即分析不良情緒來源;‘行動’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癥狀較重者,自己已無法調節,最好的途徑是尋求專業的幫助”。

他還建議,快要發脾氣時,讓脾氣先轉個彎。“情緒激動易使人說錯話,延遲反應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沖突。同時,不要忘記我們的‘社會支持系統’,每個人都不是孤身奮戰,親人、愛人、友人都能與我們承擔悲傷和痛苦”。

受訪者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00后占1.9%,90后占31.9%,80后占47.5%,70后占13.3%,60后占4.7%。已工作的占53.7%,大學生占32.8%,研究生占10.0%,高中生占2.1%。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陳子祎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