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用心打好鄉情牌 招商經驗樹典型
安溪:天天有客商、周周有項目、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簽約
泉州網4月2日訊(記者 陳林森)“去年全年新引進項目186個、總投資310億元,其中重大招商項目就有57個,招商數量、質量、體量等均創下歷史新高,屢獲省市先進稱號。”這樣一份耀眼的成績單,出自山區縣安溪。究竟是怎樣的吸引力讓一眾大企業、好項目紛紛巢聚耕耘茶鄉?
真情投入 “媽媽式”服務傳出好口碑
上月底,位于安溪龍門鎮的大成(海爾)智能科技項目,正在緊張布設5條用于生產觸控一體機、數字電視等產品的全自動生產線。時間回溯至一年前,當安溪鄉親陳金練返鄉考察提出要與海爾合作在安溪建設海爾智能制造基地時,安溪黨委政府迅速響應。
作為海爾互聯網產品的核心生態圈之一,項目得以落地茶鄉,一方面靠的是鄉情,一方面拼的卻是政府服務。當不少地方還在提供“保姆式”服務的時候,安溪認為需要更進一步——提供“媽媽式”服務。“媽媽對子女不求回報、只講奉獻,項目攻堅需要的正是這種無微不至的服務精神。”當地黨政主要負責人如是說。“媽媽式”服務講究靠前。為讓企業早投產早見效,縣政府快速協調出一處閑置廠房租給企業。去年3月還是毛坯狀態的廠房,到5月初已經改頭換面,并基本建成2條全自動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及至年底一大批“安溪造”筆記本電腦漂洋過海走向了國際市場。“媽媽式”服務講究換位。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去年8月正處于炎炎之夏,由于自來水未接入廠區,企業用水遭遇困難。上午接到企業的求助信息,下午當地政府便馬上協調工作人員上門安裝自來水管道。
真情服務換來好評無數。項目負責人夏俊武來到安溪后直言:“這里給人一種歸宿感,沒有官僚作風,也沒有形式主義,政府服務態度、效率遠在不少大城市之上。”安溪的口碑在投資商的朋友圈中廣泛傳播,引來更大項目。夏俊武指向不遠處的安溪2025產業園告訴記者,總投資30億元的“海爾園中園”項目今年已經啟動,首批將有17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主要從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互聯網電視機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維護。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值或可達70億元。
上行下效 黨政干部引領招商選資熱潮
在安溪,各級黨政主官親自抓招商、跑項目,用心打好鄉情牌,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感動客商,招引大項目好項目集聚茶鄉,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并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內樹起典型。
今年一開春,安溪主動出擊、拼搶商機,迅速掀起新一年招商熱潮。就在上月初,縣一級主官就帶隊前往上海、北京、山東等地,走訪在外安溪鄉親,考察多個企業項目,與有關負責人開展項目對接、招商洽談活動。親商惠企的濃烈氛圍,令投資商心馳神往。包括上海斯可絡壓縮機有限公司、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等在內的多家企業,紛紛提出前來實地考察和投資意向,這或將聚集起一批新的產業項目。
其實早在去年初,安溪就出臺了《“大招商招大商”活動方案》《招商引資獎勵實施暫行規定》等重量級政策,做足依托園區、以鏈招商,依托商會、以情招商,依托企業、以商招商等三篇文章。招商引資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國內,俄羅斯、越南、法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也遍布安溪人的足跡。各鄉鎮、各園區形成了“你追我趕,不甘人后”的招商氛圍。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上半年,安溪縣、鄉黨政領導干部就帶隊外出招商31場次,鑄就“全年新引進項目186個、總投資310億元”的好局。愈戰愈勇的安溪,矢志在泉州趕超跨越中“走前列”,今年更是將招商目標鎖定在了3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