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不足兩成 甜美睡眠竟成90后“奢侈品”
2018-03-21 09:48:32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條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睡不好覺”是醫生們常常從病人口中聽到的。即使在骨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等診室,醫生們也時常在診療過程中發現,病人的身體其實并沒有明顯問題,讓他們百般痛苦的“真兇”,其實是睡眠不良……關于睡眠,您了解多少?
數據
超三成“90后”晚睡晚起
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葉京英教授告訴記者,近日,一項針對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2018年中國的90后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顯示,31.1%的人屬于“晚睡晚起”作息習慣,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只占17.5%,接近1/3的人上午9點后起床。“年輕人睡眠質量下降,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該研究顯示,90后的睡眠均值為66.26(滿分為100分),普遍睡眠不佳,呈現出“需要輾轉反側,才能安然入睡”的狀態。“苦澀睡眠”占29.6%,“煩躁睡眠”占33.3%,“徹夜無眠”占12.2%,“安逸舒適睡眠”占19.4%,只有5.1%的人睡眠處于“甜美睡眠”。
是何原因造成睡眠問題?廈門市海滄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伍能生說,據他在臨床工作中的觀察,焦慮及抑郁是導致患者失眠的最常見原因之一。“心理、情緒出現問題得不到充分認識和重視,沒有良好調節,是最突出的失眠原因。”因為焦慮或抑郁而睡不好覺,在就診的失眠患者中占了六到七成。
案例
白天困晚上醒成績直線降
經營一家公司的葉先生是一個失眠患者,最糟糕的是每天晚上只能睡3個小時左右。他曾經到多家醫院求醫,做過全身各種檢查,找過中醫調理,但花費大量錢財,困擾仍然存在。伍能生說,其實,葉先生的睡眠困擾就是持續焦慮情緒在作怪,他需要的是抗焦慮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焦慮治療,葉先生的睡眠質量明顯改善。
“我感覺自己的睡眠鐘似乎已經被打亂了,晚上很有精神,白天困得要命,有時挺想早點上床睡覺,可躺在床上卻清醒得很,有時干脆玩游戲到電腦沒電自動關機。”廈門某大學機電工程系崔同學向記者訴說自己的苦衷。“我有時也會失眠,特別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知道失眠不好,但沒辦法啊,就是睡不著。”崔同學說,難以入眠帶來的問題就是第二天上課沒精神,結果導致上學期成績直線下降,獎學金沒了,一門課還掛了科,這讓家長和老師都很擔心。
影響
連續失眠一周現糖尿病癥狀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睡眠不足的影響會累加起來,最終嚴重危害健康。失眠危害有多大?伍能生說,如果一個人兩個晚上不睡覺,血壓會升高,如果每晚只睡4個小時,胰島素的分泌量會減少,失眠一周就可能使一個原本健康的年輕人出現前驅糖尿病的癥狀。
那么該如何確認自己的失眠需要就醫呢?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陸林指出,如果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但還是無法正常睡眠的話,且持續了一段時間,那么就可能患有了和睡眠有關的疾病,需要尋求醫生幫助,但如果是加班、倒班、臨時有事而剝奪睡眠,等外界壓力結束后,可以恢復到正常睡眠,這就不屬于疾病,不需要去醫院。
支招
配合心理治療改掉不良習慣
失眠了,許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吃安眠藥。伍能生表示,實際上給失眠患者開的并不單純是安眠藥,準確來說是叫抗焦慮或抗抑郁藥,情緒得到控制了,睡眠也自然就好了。不過這仍然是外力干預,想從根本上治好睡眠問題,還要配合心理治療。
“現在市民對于睡眠健康的認識還很薄弱,短期睡眠障礙后不就醫,容易形成慢性頑固性睡眠障礙。”伍主任說,除此之外,睡眠衛生不良習慣普遍存在,如睡前玩手機或電腦、長時間臥床、睡眠不規律等,這些都是失眠慢性化的重要原因,都要及時改正。
孩子睡不好覺可能影響發育
6歲的小女孩甜甜(化名)是個可愛的小姑娘,長得胖嘟嘟的,但是總是鼻塞,幾乎夜夜睡不好覺,經常感冒,上幼兒園也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到醫院一檢查,被診斷為“腺樣體肥大”。怕上了小學影響學習,前不久甜甜的父母經過慎重選擇,來到海滄醫院找葉輝主任為甜甜實施了手術治療,經過手術治療,甜甜又能好好睡覺了。
葉輝主任說,像甜甜這樣有“睡眠問題”的患者,醫院天天都會遇到。導致他們睡不好覺的原因在于:有上呼吸道阻塞。腺樣體肥大和扁桃體肥大,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兒童生長發育和睡眠影響很大,嚴重影響記憶和大腦發育。長期上呼吸道阻塞,還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病變。這些情況需要進行干預,到醫院進行仔細檢查,找清原因,必要時可以進行手術治療。(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夏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