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拿花蓮地震善款大做文章 賑災也分藍綠?

2018-03-20 15:54:01 來源: 環球時報

0瀏覽 評論0

花蓮地震后,島內外不少人捐款救助,但有心人卻拿善款去向大作文章,3月19日出現“退款潮”。一些島內媒體感慨,原來在臺灣,賑災也分藍綠。

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道,有心人近日在網絡發布近20億元(新臺幣,下同)善款“用途不純”的文章,稱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所主持的“善款監督委員會”以善款圖利相關行業,其中有8.7億擬補助花蓮當地觀光和建筑業者等。有網民稱,若善款被拿去補助當地業者,他們就要申請“將捐款拿回來”。其中“館長”陳之漢要求退還100萬元,“486團購”執行長陳延昶也要求退款。

綠營趁機大做文章。民進黨“立委”19日在“立法院”質詢時稱,花蓮賑災善款約20億元,其中花蓮縣政府打算把4億元花在觀光紓困上,4億元補助石材業者,不是全數用于救助災民。“內政部長”葉俊榮回應稱,“災防法”規定善款要專款專用,當然要尊重捐贈者的指定用途。

19日,花蓮縣長召開記者會稱,捐款人如有疑慮,可以退回捐款。他說,花蓮縣整個救災及補助標準都參考高雄氣爆、臺南地震和“八八風災”的標準,以上都有使用善款救助產業災民的例子;如果花蓮沒有短時間救助起來,產業一一倒閉,會有超過10萬個家庭受到影響,后果不堪設想。花蓮縣長同時批評有人發動網軍煽風點火,相當不道德。有消息稱,部分網民選擇相信張善政的為人,認為由他主持“善款監督委員會”是好事,有心人士把賑災分藍綠,心態可議。

《中國時報》19日稱,以高雄氣爆為例,45億元善款中非受災戶、在管制區內的家庭戶慰問金達1.73億元,臺南震災也有善款補助學校,而花蓮提出的紓困補助貸款等達4億元,“一樣都是天災,花蓮賑災善款卻被人拿來大做文章”。更何況補助紓困業者,一來是業者真的因地震受到影響才申請的錢;二來這些都是貸款,以后要還,政府只是補助利息,“有心人卻在網絡上寫得像是不用償還,企圖魚目混珠”。(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