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只能靠“詆毀中國”博眼球?揭開美焦慮真相

2018-03-12 08:43:10 來源: 參考消息網

0瀏覽 評論0

點擊進入下一頁

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

在非洲只能靠“詆毀中國”博眼球?揭開這個大國焦慮真相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道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本周開始了特朗普政府高官對非洲大陸的首次訪問。法新社說,此前一年特朗普并未對非洲表現出太大興趣。但在2月下旬,美國媒體已經開始放出消息,特朗普政府正在調整美國的非洲政策,并且做好了在非洲競爭的準備。此次蒂勒森訪非從一開始就“火氣”十足,行程剛一啟動就拋出狠話,無禮“警告”非洲各國政府:接受中國資金將有喪失主權的風險。

美國“焦慮”蔓延至非洲

蒂勒森是在3月6日飛赴非洲的。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洲聯盟總部發表講話時,他表示,盡管美國“并不是要試圖阻止中國的投資資金流向非洲”,但如果項目進展不順利,非洲國家政府可能失去對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控制。蒂勒森稱,非洲國家在與中國達成融資模式相關的安排時,“不應放棄你們的任何主權”。

僅僅是出于做客的基本禮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已表示,蒂勒森“在自己是客人的時候批評東道主的關系”是不恰當的。

3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有關方面發展對非關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該是支持非洲和平發展事業,積極為非洲發展振興做貢獻,而不是對非洲國家謀求自身發展的努力、正在進行的對外合作說三道四。

蒂勒森關于中國的言論顯然并非即興表態。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倫敦凱投宏觀研究非洲的經濟學家約翰·阿什伯恩表示,美國感到在非洲“正被拋在后面,或者在重要性方面被取而代之”。

這個觀點得到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孫成昊的認同。在接受參考消息網采訪時,孫成昊表示,美國拿中國議題作為“抓手”發表相關言論,顯示出其對自身在非洲影響力不敵中國的迫切焦慮,這種焦慮也是美國開始注重與非洲、拉美打交道、重新提起對這些地區關注的原因。

而具體談到蒂勒森此次訪非的背景,孫成昊說,去年以來美國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國防戰略報告》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突出了與中國的競爭關系。也就是說,在美國的認識里,競爭是主流,合作是次要方面。美國當前制定的全球性競爭戰略指向全方位競爭,其中自然也包括其在非洲的影響力塑造。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