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鎖2.2萬起 廈門警方發布去年110報警服務臺數據
2018-01-10 08:45:15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條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110宣傳日”,也是廈門110報警服務臺成立的第23個年頭。昨日,廈門市公安局發布去年110報警服務臺數據,解讀110民生熱線。
數據顯示,2017年,廈門刑事類警情比降42.75%,治安警情比降2.3%,救助群眾4萬名,找回報失、迷路人員158名。此外,共接到開鎖求助服務2.2萬起,日均60起。
256.6萬個
各類報警比降7.56%
數據顯示,去年,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各類報警求助電話、短信、視頻256.6萬個(條、件),比降7.56%,日均達7030個(條、件)。
在256.6萬個(條、件)報警求助中,公安求助9.8萬起,社會聯動求助38.6萬起,舉報3萬起,共調遣出警102.4萬次、268.2萬人次,救助群眾4萬名,找回報失、迷路人員158名,共保障外語報警13起。
此外,去年全年,廈門市刑事類警情比降42.75%,治安警情比降2.3%,下降幅度較大。
2.2萬起
110開鎖服務受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數據中,記者發現,2017年,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到市民各類開鎖報警求助2.2萬起,日均60起。
居民住宅門開鎖、汽車開鎖、保險柜開鎖、緊急情況開鎖……這些“花樣”開鎖,一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所需求。記者發現,生活中,一些市民在有開鎖需求且要保證安全隱私的情況下,都習慣性地聯系110報警服務臺,由服務臺依托聯動協作開鎖服務機制,提供高效、安全的開鎖服務。
738萬元
創單起止付金額紀錄
去年8月16日9時,翔安區某公司職員接到一陌生來電。對方以冒充查案的詐騙方式,騙走120余萬元。
接警后,反詐騙中心立即啟動查詢止付機制,民警帶領多名止付專員爭分奪秒,對11家銀行和2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100余個賬戶、上萬條資金流水進行梳理和分析。經過15小時的奮戰,共成功止付50個賬戶內的738萬余元,成為反詐騙中心成立以來,單起止付金額的最高紀錄。
類似的緊急止付“大戰”,去年陸續上演了3720起,反詐騙中心共成功止付6001.3萬元,挽回了市民的損失。
此外,反詐騙中心還利用“火眼”系統,精準攔阻正實施的詐騙警情1981起,攔截封停各類詐騙電話50892個,成功堵住騙子實施詐騙的關鍵通道。
75.2萬人
“廈門百姓”注冊用戶多
此外,2017年,市公安局充分發動公眾注冊、應用“廈門百姓”APP,參與公共安全治理,并完善《廈門市“互聯網+群防群治”積分管理辦法》和獎勵積分兌換方案,鼓勵公眾舉報公共安全隱患線索。
截至目前,“廈門百姓”注冊用戶達75.2萬人、激活用戶達64.7萬余人,2017年以來共提供各類線索6332條。
90653起
公共安全管理中心成“最強大腦”
廈門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心依托公共安全管理平臺,統籌整合全市6個行政區、73家單位的公共安全管理力量和全市群防群治力量,成為一個城市安全指揮型管理的“最強大腦”。
數據顯示,2017年,通過公共安全管理平臺指揮協同處置各類事件90653起,日均處理200多起,有效處置率達99.3%,平均處置周期縮短35%以上。
2017年3月29日,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心收到一條警情:一輛大貨車在同安大橋(往翔安方向)拋錨,有白色刺鼻氣體從車廂漏出。
隨后,中心處置人員立即發布協同指令:市環保局到場調查,交警部門對現場實施交通管制。
市環保局執法人員隨后反饋稱,該車運輸的是硫酸銨,駕駛人強行往翔安方向逃逸。處置人員立即調閱電子地圖和沿途視頻,一邊調度特警和交警沿途設卡攔截,一邊研判車輛逃逸軌跡。最終,該車被警方和環保局執法人員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