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充完成A輪融資 紀源資本下注電動汽車分布充電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Jenny Lee介紹,近日已完成對智充科技(X-CHARGE)的A輪投資,幫助其發展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分布式充電技術,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千億級充電市場打下基礎。
紀源資本作為國際頂級投資機構,目前管理八支基金超38億美元資產,其投資名單中不乏阿里巴巴、滴滴出行、去哪兒等知名企業身影。而在新能源方面,除入股電單車企業小牛電動外,在電動汽車領域、尤其是充電領域還尚屬首次出手。
期初認為智充科技做的東西有“蘋果范”
當充電樁行業還停留在“電器柜”產品的年代,GGV投資副總裁Andy Yu描述了當時與智充科技創始人碰面的場景,“當他們展示產品的時候,其設計和使用體驗已然讓我心動,整個產品形成的閉環式體驗明顯與市面產品存在隔代差異。”
而事實上,智充科技在2016年即憑借C2一舉摘得了國際設計大獎RedDot設計大獎至尊獎,名列全球設計產品第13位,中國大陸設計第一位的優秀成績。而之所以能摘得設計大獎,智充設計團隊給出的答案是:只有對充電需求有著完全、深入的理解,才能讓C2產品如此成功。如果簡單的完成充電功能,這無疑就是行業當下正在做的——毫無體驗的電力產品。
充電運營解決方案將為市場帶來模式性突破
僅憑借產品設計是無法獲得投資者認可的,充電樁僅僅是作為連接車輛和電網的“contactor”在當下已經無法再用單一功能的電器來形容了。這個行業在電動汽車的快速推進下同樣催生了不同細分領域的玩家。
智充科技創始人丁銳介紹,目前充電有三類玩家:
一個是做APP平臺級的,在充電樁和車都少的情況下幫助完成找樁、查樁的功能,但這些平臺都做不大,因為充電樁硬件水平參差不齊,接入標準化很難實現,而APP自身經營能力又很難提供像百度、高德地圖這樣的導流能力,所以發展就可能像5年前盛行的找車位軟件,逐步轉為捆綁地域或行政資源。
另一類玩家則是投建充電樁自主或合作運營,這類玩家較多且全部為重資產型玩家,不僅要承受電動汽車少帶來的收入少,還要承擔與充電樁安裝場地管理者的利潤分配問題,畢竟地主都是要收租、都會變得更加貪婪。所以無論電動汽車的多還是少,都會面臨被本地化資源“斷奶”的情況。
而處于底層的玩家則是數以百計的充電樁制造企業,生產工業標準品來支撐充電運營企業運營,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各類電氣企業。由于運營商眾多、功能要求沒有標準,每家企業接單都會成為埋雷,要滿足各類要求甚至幫助開發APP軟件。所以我們今天看到,這幾百家企業都主要在為運營商制造專屬設備,而非滿足市場需求。
市場到底需求什么?答案其實已經越發明朗。
一方面充電服務將會是百花齊放、遍地開花的事情,比20年前的加油站來的更猛,甚至說每個停車位上都應該有,這是充電安裝的存量市場。而運營主體則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型運行商的優勢將在“充電服務可以盈利”的事實面前倒下,以物業為單位的微型運營商將成為主流并自主運營充電服務。而智充所做的分布式軟硬云解決方案,讓所有人都擁有公平的機會,搭上了電動汽車充電時代的快車。
另一方面,在增量市場方面,電動汽車每年銷量快速增長,車到哪里充電就要到哪里,換句話說充電網絡鋪到哪里電動汽車就能跑到哪里。面對龐大的增量市場,充電運營專業人才是短缺,需要在短時間內填補人才缺口,只有兩個方式,一是培養大量人才,這很顯然在短期內無法實現;二是保持高效率的的情況下,把操作難度降低降低到非專業級,那智充成體系的解決方案就針對這一困境展開工作。
智充將充電運營帶入盈利時代
當前,使用智充軟硬件充電運營系統的充電運營商都處在盈利狀態,智充通過對行業深刻的洞察和強大的技術整合研發能力,將充電運營帶入盈利時代。智充服務的充電運營商創造147根充電樁月耗電160余萬度的驚人成績,相當于單根充電樁月耗電1萬余度,刷新充電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