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惠民工程 泉州市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和群眾幸福感
精心雕琢城市容顏 精準實施惠民工程
泉州網9月23日訊(記者 蔡紫旻)泉州人的一天可以是這樣的:清晨迎著朝陽出門,上班路上有道路兩側的婆娑樹影、點點繁花相伴;下班踩著夕陽返家,飽餐一頓之后,老人呼朋引伴,或到廣場上看一場文化演出,或到戲院聽一出梨園戲;年輕人帶上孩子,去百姓書房看書,到沿江的公園、慢道散步賞夜景……
為打造宜居環境,讓文明永駐城市,泉州市不斷強化建設管理和公共服務,精心雕琢城市容顏,精細化開展城市管理,精準實施惠民工程,城市功能提升的同時,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充盈。
精細化管理 開展“城市雙修”試點
今年6月全面鋪開的中心市區進出城道路綠化提升及景觀綜合整治工作完工后,開車經過安吉路、江濱北路、通港街、坪山路等進出城通道時,一條條各具特色的景觀長廊讓人心曠神怡。
宜居體驗感的增強,不僅體現在城市的綠化、彩化、香化和公園、主干道的景觀改善,更體現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通過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群眾互動監督體系,泉州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得到不斷提高。
為提升公共服務品位,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泉州市還被住建部列為第二批“城市雙修”試點;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老舊社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問題,泉州市開展旨在破解民生熱難點問題、補齊民生短板的“XIN”行動。為及時有效解決社區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泉州市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居民參與、法制保障”的新型社區治理,建設“共建共享”的新型社區。持續加強的城市精細化管理,讓泉州朝著生態、宜居、幸福的目標步步邁進。
生態持續改善在全省率先實施河長制
在九十九溪的晉江池店鎮蘇垵村段,溪水潺潺,水面干凈,河道兩旁筑起防洪堤、種上水草,沿溪還建起了木棧道、休閑公園、籃球場和夜景工程。推行河長制,管好自家門前水,生態環境的改善看得見、摸得著。
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為的是讓城市處處皆有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的清新氣息。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實施河長制和小流域“賽水質”,形成“河長牽頭、部門聯動、分級管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力促大河凈、小河清;強化水資源保護和水資源的監測與管理,實施中心市區內溝河水質及環境整治提升工程,開展水庫、河段水生態修復工程等水源地保護建設項目,持續強化水庫水源地保護;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推動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市空氣質量進一步提升。
目前,全市13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晉江干流水質達標率100%,全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4%。
打造泉州品牌首創“萬千百十”惠民工程
最近,泉州市區新建成的兩座“百姓書房”成為市民微信朋友圈的“網紅閱讀點”。與 “百姓書房”一道,泉州市圖書館少年兒童館、24小時街區借閱機等場所的興起,讓市民享受便捷的“15分鐘閱讀圈”。
精神的富足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泉州市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通過鼓勵社團組織、文化企業參與公益文化建設,統籌優化城鄉資源配置、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等途徑,推進城鄉均衡發展。T淘園、領SHOW天地文化產業園區推出的“刺桐文化廣場”等活動,打造“沒有圍墻的文化館”和“永不落幕的群眾文化舞臺”。全國首創的“萬千百十”文化惠民工程,將每年送萬場戲、千場文藝培訓輔導、百場展覽、十個流動圖書點下鄉。持續舉辦的府文廟百姓大舞臺、“威遠樓之夏”戲劇文化節展演、元宵燈會、“古城穿越”千人徒步、環泉州灣國際自行車賽等特色文體活動,更是成為富有泉州特色的品牌。
相關閱讀
-
-
泉州提線木偶:文化惠民促“非遺”傳承(組圖)
3月2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劇團,觀眾在欣賞提線木偶戲《赴宴斗鳩山》。近年來,福建省泉州市加大...更多
2018-03-30 08:57:59
-
補短板惠民生 泉州市實施九大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工
市委、市政府近日出臺《關于加快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點推進9大...更多
2017-12-24 11:14:08
-
泉州10月下旬將推近20場惠民演出 市民可前往欣賞
10月19日至31日,一大波文化惠民演出來襲。在前后13天時間里,泉州將推出包括高甲戲、提線木偶戲、...更多
2017-10-21 22:09:21
-
-
6月10日是中國文化遺產日 泉州將舉辦文博惠民宣
今年6月10日是中國文化遺產日,為響應“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的主題,泉州市多數文博單位將在遺...更多
2017-06-03 09:37:57
-
-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來泉調研:把申遺辦成一項惠民工
5日至6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一行來泉調研“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工作,并就如何推進下一步...更多
2017-03-07 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