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經濟升溫加速行業發展 廈門月子護理機構已超30家

2017-08-31 09:17:32 來源: 廈門晚報

0瀏覽 評論0

■護理人員精心護理嬰兒。

■套間寬大舒適。

月子護理機構隨著二孩經濟的到來迎來爆發期。僅去年一年,廈門就新增了10多家。目前,廈門已有超30家月子護理機構,并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中。

廈門的月子護理機構,不只本地媽媽有需求,不少省內的產婦也專程來廈坐月子。據悉,廈門此前已成立月子會所行業聯盟,成員單位20多家。廈門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正考慮在協會內成立月子分會或母嬰分會。

【現象】

業界稱島內5%-10%產婦,選擇月子護理機構

今年6月底,市民劉女士順利生下女兒,住進一家月子會所。“基本沒有猶豫,因為是二孩,家里還有大寶,選擇月子護理機構,媽媽能休息好,家里老人的負擔也不會太重。”劉女士說。

8月中旬,劉女士和女兒回到家里。對這段護理經歷,她非常滿意。“管理和護理團隊都很專業,寶寶從6斤長到10斤,我也得到很好的休養。”她說。

挑選月子護理機構,媽媽們慎之又慎。“我加入一個‘寶媽’群,群里有不少月嫂服務和月子護理機構的情況,再加上周圍朋友的介紹,我還實地考察了一下,才定下的。”劉女士說,環境、護理人員的資質證明、管理模式、護理方案等都是著重考察的因素。

今年同樣生下二孩的池女士說,相比傳統的請月嫂到家里坐月子的方式,月子護理機構的服務更優質全面。在她看來,選擇一家放心的月子護理機構,前期考察必不可少。

一家月子會所執行董事邱麗賢介紹,廈門產婦目前選擇到月子護理機構的比例只占5%-10%(島內),但它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我們這里提前半年就需預訂床位,尤其是每年9月到春節期間,床位基本都是滿的。”她說。

【現狀】

大機構有33間套房,還有戶外陽光休閑庭院

據廈門月子會所行業聯盟理事長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第一批月子護理機構興起于2012年,此后發展平穩。直到去年二孩政策實施,行業迎來一波開業高潮。

據記者了解,廈門最早一批試水月子護理機構的企業,如康法漫、好月萊、悅閣佳月等,24小時一對一管家制或“月嫂+護士”貼身服務、特供產后專屬月子餐,一站式產后調理、形體恢復、母嬰護理、新生兒早教等是普遍服務內容。這些機構的經營場所多位于別墅、莊園和五星級酒店內,每位客戶基本入住單間或單獨套間。有的小機構擁有11個套間,有的大機構面積達1.8萬平方米,擁有33間套房,還擁有戶外陽光休閑庭院。依據不同的環境和服務內容,各機構價格基本在4.98萬元到12.98萬元不等;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嚴格要求,有的還設置了體質調理中心,特聘老中醫為產婦制定調理方案;選擇與三甲醫院開展技術合作,由專家團隊提供產后健康指導;提供母乳哺喂指導以及寶寶成長指導。“畢竟產婦出月子后,孩子還是要自己看護,因此教會寶媽這些護理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黃建平說。

【展望】

二孩經濟升溫加速行業發展,也必將面臨一輪洗牌

在規范行業發展方面,廈門走在前頭。今年1月,廈門月子會所行業聯盟成立,經過大半年的發展,目前,聯盟已經擁有成員單位20多家。

今年4月,全國月子中心行業聯盟正式成立,并發布了《全國月子中心行業聯盟施政綱領》,希望通過包容聯動、資源共享、攜手共進,推動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廈門多家月子護理機構參與其中。

廈門市家庭服務業協會也有意在協會內成立月子分會或母嬰分會。廈門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翟焰說:“行業迅猛發展,更需要及時規范,從源頭抓起,助推產業的健康發展。”她說,隨著二孩經濟的持續升溫,月子中心的發展還將加速,行業也必將面臨一輪洗牌,此次國家標準的出臺,對引導行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我市兩位經營者

參與國標的制定

廈門悅閣佳月產后休養中心總經理黃建平和廈門好月萊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莫金華,作為國家母嬰保健工作組成員之一,參與制定《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

黃建平回憶說,在服務流程的標準制定方面,她和其他幾家國內知名月子中心負責人一起提出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建議,最終被采納進《要求》中。“對于提供住宿的機構及其服務場所,應實施24小時值班制”,也是她和同行主張應該實現的規范要求。

莫金華說,在場所基礎設施規范的討論過程中,環境衛生規范的制定是行業內重點討論的內容。“我們對樓層、場所周邊環境、消毒衛生要求等都進行了討論,最終定下了‘經營場所內宜設置專供顧客使用的獨立衛生間,并保持清潔’等7條具體內容。”(廈門晚報文/記者 張婧瑋 圖/陳立新)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