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閩南人這樣過七夕:拜“七娘媽”吃“炒豆茶”

2017-08-29 09:18:16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黃勁超 制圖

臺海網8月29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昨日是七夕節。“七夕”源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愛情故事。我國民間有許多關于“七夕”的傳統,廈門以及閩南地區也有自己的特色。

七夕節拜“七娘媽”

閩南的七夕節,又稱“七娘媽”的誕辰日。據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臺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七夕這一相思傳情的節日又演變成對保護孩子的“七娘媽”神的祈禱。

鮮花祭拜事業順

閩南傳統“七夕節”,鮮花是祭拜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同安民俗專家蔣大營說,七夕節主要采集白色芝麻花,用草結成一串為供品,象征諸事蒸蒸日上。除了鮮花,同安女子祭拜還要特地去買粉盒,祭拜后留下半盒香粉。據說小孩子擦拭后不會長痱子,女孩或婦女擦了以后可以讓容顏更美麗。

品美味“炒豆茶”

過“七夕”,同安民間還會準備一道傳統民俗美食———“炒豆茶”。同安老中醫陳永建說,“炒豆茶”不僅寓意著愛情與生活甜甜蜜蜜,還是一道招待客人的茶點。

所謂“炒豆茶”,是指先將花生倒進鐵鍋里,用鏟子不停翻炒,等花生炒熟了,接著退熱后將外皮剝掉。然后將麥芽糖、白糖倒進開水里煮,待完全融合后,再將花生粒倒進去翻炒,直到攪拌在一起。冷卻后,“炒豆茶”就制好了。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