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檢散記——薪火相傳的公路人
2017-08-15 16:50:58 來源: 泉州公路
0瀏覽 評論0條
午后的潯埔碼頭格外的安靜,空氣里流淌著燥熱的咸腥味,不遠處是休伏期的漁船,一艘艘排列整齊,鱗次櫛比。此時,岸上正有一群人在默默地等待著潮水退去,驕陽下,橘色頭盔上的“泉州公路”四個字熠熠生輝。
下午四點,海水悄然退去,岸邊露出一片海灘,一群漁民正將一天釣到的魚蝦分揀上岸,岸上人聲鼎沸。一群人拉緊了身上的救生衣,登上岸邊的一艘小船,逆流而上,開始他們今天的工作行程……
小船搖晃著駛離碼頭
奮力向上游開去
第一次跟船出海的年輕人緊張地抓著船舷,四處張望,而多次出海橋檢的老公路人則顯得悠然自得。單位的老工程股長笑容滿臉,望著小船從一座座雄偉大橋底下穿越而過,心情無比舒暢。對他而言,每年定期的橋梁基礎檢查已是家常便飯,各種數據了然在胸,老帶新,給單位新人傳授經驗已成為公路人的一個優良傳統。
晉江是泉州人的母親河,隨著這座城市經濟的騰飛,數座大橋飛架兩岸,而泉州市公路局直屬分局管養的泉州大橋、順濟新橋、晉江大橋,后渚大橋這四座特大橋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一到橋下,小船就放慢了速度,繞著巨大的橋墩走起了S型……
時間拿捏得剛剛好,此時,水面正好降到了承臺之下,露出了底下一排排樁基。今天是每個月中觀測橋墩的最佳日子,橋下水位退去,露出樁基的同時,小船也剛好可以開到跟前。
那是一根根飽含歲月滄桑的混凝土柱子,但在公路人眼里,卻似醫生面前端坐的病人,通過簡單的外觀觀察,可以讓公路人更好地掌握橋梁的健康狀況,據此判斷病情,開出藥方。
老工程股長一一介紹著承臺上的故事
↓↓↓
這是98年被船撞的,船沉了,橋沒受影響,留下這一兩米長的痕跡;這塊顏色不一樣的混凝土是11年我帶著咱們班站的工人來修補的,現在依舊好好的……
正是這年復一年的檢查、對隱患的排查及整改,確保了我們公路橋梁的安全運行。
認真工作的時候
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
聆聽老公路人的經驗之談、感受耳邊吹過的陣陣海風,時不時可見海鳥從岸邊的水草上躍起,那劇烈搖擺的小船、不斷飛濺到臉上還帶有咸腥苦味的海水,以及火辣辣的陽光……
這一趟橋梁檢測之行令人難忘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集人文、山水、海洋文化于一身,山海薈萃,古跡遍布,金色的洋面上,船只往來穿梭。新一代的公路人正沿著先輩們的足跡砥礪前行,迎風起航。
文:謝詩詠 王育達 圖:王育達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