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石油戰狼”講訴蘇丹往事:驚心動魄的場景都真實地出現
2017-08-15 08:01:20 來源: 中國石油報
0瀏覽 評論0條
軼事2
恐怖襲擊臨危不懼
1999年初,124前線的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在芒伽和團結地區,井隊周圍出現有多層保衛,晚上常常聽到槍聲。我得到通報后立即趕去團結地區巡查,對團結邊上鉆井15隊安排安保及應急措施。
蘇丹124項目油田現場。中國石油報 資料圖
但槍擊事故很快便發生了,井隊傳來消息說受到了武裝襲擊:幾名員工被打傷,當員工要開車逃離時,車胎被子彈打穿。從團結趕來支援的軍隊車輛在路上被地雷炸翻,在駕駛室里的一名營長和兩名士兵被炸死,車上的17名士兵被炸傷。井隊地質師住的房子也被子彈洞穿而過,幸好他早起去錄井房取資料,避開了危險。
事故發生后,勘探土圍墻、修防彈地下掩體、建造防彈營房、井場周圍建開闊地等及時有效的安保措施在蘇丹地區實施起來。
隨后,我立刻飛到了芒伽地區,帶領那里作業的2068隊進行緊急撤離,與他們一同從陸路駕車返回黑格里。
等到15隊的員工撤離回國,井隊的鉆具還在井里,每天需要循環泥漿,活動鉆具。我就每天在兩輛高架機槍車的前后掩護下,去給井隊送補給和取泥漿樣化驗,直到事態平息。
軼事3
突如其來的緊急撤離
2008年5月20日,地區公司接到報告稱煉油廠已經加了強安保力量,安全形勢異常緊張,當時立即召開中方甲乙方的安保會議討論對策。
開會時,達爾富爾的軍隊已經攻入喀土穆,一時槍炮聲大作,通訊立即中斷,中方人員駐地蘇丹賓館門前出現了大批軍警,尼羅河上也能看見軍隊的皮筏艇。
大家立即分頭與大使館和有關部門聯系了解情況,安排清點人員和落實外出人員。安排人員避免被流彈射傷,以及緊急情況下進入儲藏室進行躲避。
離3/7區新大樓不遠的尼羅河大橋正是當時的主戰場,并且離蘇丹賓館不遠。江蘇建筑工人正在3/7區新大樓上施工,駐守在橋邊的軍人見到大樓上有人影晃動,立即向大樓打迫擊炮,并用開槍進行掃射,江蘇建筑工人見勢不妙,趕緊撤離到樓下地下室去進行躲避。
520后的一天,在3/7區達爾作業公司辦公樓附近發現達爾富爾的散兵,公司立即通知所有上班的員工撤離大樓,以免被流彈射傷或被散兵當做人質。記得我當時正在開管委會,通知了中方人員安全撤離后,我到開完會才離開。
2013年12月21日,在肯尼亞內羅畢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中方員工走下飛機。南蘇丹“12·15”武裝沖突發生后,中國石油組織26架次飛機從南蘇丹緊急安全撤離中外方人員1280人。海峽都市報 資料圖
相關閱讀
- (2014-09-25)外交部就中日關系、南蘇丹問題等答問實錄
- (2014-10-16)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會見蘇丹國防部長
- (2015-01-12)王毅訪蘇丹 定調“支持之旅”
- (2016-06-06)中國女兵南蘇丹巡邏:上廁所要帶塊布 半夜遇槍戰
- (2016-07-12)南蘇丹維和犧牲戰士李磊生前影像公布 剛過22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