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起廈門四橋一隧全面安檢 閩D車27日起可申請快檢證

2017-07-27 09:31:15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

“快檢證”樣張。

車輛正在公安檢查站接受安檢。

昨日,廈門市公安局通報稱,8月22日至9月6日,海滄大橋、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簡稱“四橋一隧”)的公安檢查站,將對進入廈門島的車輛及車上人員、物品全面實施安全檢查。

今日起,車主可以在“i廈門”網站上,為經常往返廈門島內外的本地牌照機動車申請“快檢證”,警方將以“四橋一隧”車輛通行數據為依據審核發放。屆時,有“快檢證”的車輛允許從公安檢查站的“快檢通道”通過。

現在,記者為您詳細解讀申請“快檢證”的流程。

申請條件

“快檢證”的申請人為車輛所有人,必須與車輛行駛證上的所有人一致,單位車輛可由代理人提交申請。

申請“快檢證”的機動車必須是登記地在廈門市、核定載客人數在7人以下(含7人)的非營運小型、微型客車(以行駛證登記為準)。

申請的車輛安全技術檢驗有效期至少到2017年9月30日,而且必須經常通行“四橋一隧”往返島內外,警方將以“四橋一隧”車輛通行數據為依據審核發放。

在申請“快檢證”時,可申報有效期內可能乘坐、駕駛的人員,但申報人數不得超過車輛核定載客人數,而且至少有一人必須持有與準駕資格相符的機動車駕駛證。

申請流程

“快檢證”申請時間為2017年7月27日至8月17日,領證時間截止至8月21日。

群眾可登錄“i廈門”一站式惠民服務平臺(http://www.ixm.gov.cn),通過“快檢證網上辦理”模塊進行申請,不受理現場申請。

網上申請具體操作流程為:實名認證-審核通過-證件制作-證件領取。

證件有效期限為2017年8月22日0時至9月6日24時。

領證方式

個人車輛“快檢證”可選擇郵寄和現場兩種方式領取。各區均有現場領證地點,申請人可在網上申請頁面查看。

個人車輛現場領取“快檢證”時,車輛所有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證、車輛行駛證,憑“領取短信”(或證件編號)到快檢證發放點現場領取;報備乘車人可以代領證件,持車輛行駛證復印件、車輛所有人身份證復印件、代理人本人有效身份證,憑“領取短信”(或證件編號)到快檢證發放點現場領取,領取人姓名必須與“快檢證”上的報備乘車人一致。

單位車輛“快檢證”不支持郵寄領取,僅有兩個現場領證地點,島內位于市行政服務中心,島外位于車管所。

單位車輛現場領取“快檢證”時,領取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加蓋單位公章的書面承諾書、單位介紹信,憑“領取短信”(或證件編號)到快檢證發放點現場領取。

使用管理

1.“快檢證”僅限于“四橋一隧”公安檢查站快速安檢通行使用。

2.機動車駕乘人員不在“快檢證”所列人員名單上的,不得通行快檢通道,需接受常規檢查。

3.車輛通行檢查站區域時,在確保不影響駕駛安全的情況下,將“快檢證”放置于車輛內部前擋風玻璃副駕駛一側醒目位置。

4.為縮短安檢時間,在使用“快檢證”通行“四橋一隧”公安檢查站區域時,請所有駕乘人員提前備好有效身份證件。

5.“快檢證”通行須遵守重大國際性活動期間相關限行管理規定。

6.“快檢證”須妥善保管,遺失不補。

7.“快檢證”上的車輛號牌必須與使用車輛號牌一致。不一致的,“快檢證”由現場執勤人員予以收回,并納入信用記錄。

8.“快檢證”嚴禁轉讓、私自增減、涂改證件內容,違者“快檢證”由現場執勤人員予以收繳,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并納入信用記錄。

9.對冒用、偽造、變造及使用偽造、變造證件的,由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提醒】

●為方便群眾出行,避免造成道路交通擁堵,建議市民車輛在此期間盡量避行“四橋一隧”,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辦理“快檢證”不收費,僅在選擇EMS郵政快遞派送時,收取“到付”郵費,本市為每本10元,本省為每本12元。

●車主可以為名下多輛車申請“快檢證”,但一輛車只能申請一本“快檢證”。

●單位車輛申請“快檢證”的書面承諾書、單位介紹信,在網上申請頁面有模板可以下載。

●未申請“快檢證”的車輛不能進入公安檢查站“快檢通道”,但可以從普通通道接受安檢。

【鏈接】

25個檢查站6月已啟動

據介紹,6月起,我市警方在入廈、入島主要通道啟用25個公安檢查站,對過往車輛及車上人員、物品進行安全檢查。

檢查站運行以來,共盤查車輛8.4萬輛、人員23.6萬人次,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53人,查獲吸毒人員41人;收繳管制器具180余件,煙花爆竹23箱,及一批散裝汽油等危險品;查獲酒醉駕50余起,有效消除安全隱患,成為守護廈門平安的新防線。

檢查站實行一站多能,兼具治安管理、交通疏導、毒品查緝、服務群眾等職能。目前,各檢查站采取的是不定時隨機抽檢。(廈門日報記者程午鵬實習生陳詩怡通訊員廈公宣)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