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七旬老伯:獨守“寒窯”50載 老瓦煥新生(圖)
德化七旬老伯堅守傳統制瓦工藝
獨守“寒窯”50載 老瓦煥新生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德化縣赤水鎮的西洋村、錦洋村等幾個村落有幾十座瓦窯,瓦窯行業蓬勃發展,部分瓦片還銷往永春、大田等地。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這里僅剩兩座瓦窯還在生產、燒制,幾名瓦窯工仍在堅守著這個老行當。涂文質便是其中一位老瓦窯工,一直默默地堅持把這項老手工藝傳承下去。■記者 陳小芬 通訊員 吳有森 李宏圖 文\圖
涂文質將燒好的瓦片搬出窯洞
一窯瓦要燒20多天
在赤水鎮西洋村的瓦窯作坊里,記者見到78歲的瓦窯工涂文質。
“看似小小的瓦片,制作起來非常繁瑣。每燒一窯瓦片,從選土加工,到冷卻出窯,要經過多道工序,通常要20多天。”涂文質說,他制作灰瓦50多年,總結了一套特別的燒窯流程。首先,所選的土必須是田地里的白土,這種土不僅外表光潤,富有黏合性,而且耐燒,制成的瓦片致密度高,硬度強。其次,將土放在水里浸泡三兩天后,讓水牛在黏土上反復踩踏,致黏土均勻稀爛,再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水分蒸發硬化,保持黏土適當濕度。
“制作瓦坯,足以體現制瓦的功夫。”涂文質說,把泥料用力摔在瓦斗上,用腳在泥料上踩踏,等泥料完全黏在瓦斗上,用木弓切割后,再用小木片將黏土反反復復磨光滑,保證泥土的內部結構完全充實,這樣制作出來的瓦片才會結實。裝窯與燒窯過后,當停火就得用磚塊、泥漿堵死窯口和煙囪,在窯頂水池囤水、冷卻窯爐,這個過程一般要花半個多月時間。最后,打開窯門散熱,等到窯爐充分冷卻后,瓦窯工才可以進去窯里,把成品的瓦片端到外面。
歸真返璞受現代人喜愛
“以前燒窯都是用山上的木材和茅草,由于長期的使用會造成林地的破壞和大氣的污染,后來改用燒煤。”涂文質說,改用燒煤后,不僅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燃燒后的煤渣也可作為材料用于鄉村道路的鋪設。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建筑所用的瓦片大多是機械瓦片,傳統工藝燒制的瓦片大多只是用于古大厝和普通舊民居維修,手工瓦片市場日漸萎縮,一年大概只有燒一兩窯,許多瓦窯工只好改行,而且年輕人又不愿做這份苦力活。目前,德化僅剩西洋村的這個瓦窯還在維系著傳統的瓦片燒制技藝。
令人欣喜的是,順應現代人歸真返璞、回歸自然的審美心理,德化在建設美麗鄉村時,許多建筑物裝修推行德化傳統民居的“白墻灰瓦”風格。“傳統手工燒制的瓦片耐曬耐風化,防止雨水滲漏,有延長屋頂壽命的作用。當瓦片交疊鋪設于尖斜式屋頂時,可產生隔熱的氣流間距。”涂文質說,他還是會堅持把這項老手工藝傳承下去,讓德化唯一僅存的傳統制瓦窯火生生不息。
相關閱讀
-
-
德化縣:后生眾籌辦晚會 村民開心鬧元宵(圖)
昨晚,在德化縣桂陽鄉洪田村“元宵樓”對面搭建的舞臺上,一場由年輕人眾籌的、自導自演的元宵晚會...更多
2018-03-03 09:52:08
-
德化縣召開陶瓷產業跨越發展大會 泉州市長康濤參
9日,德化縣召開陶瓷產業跨越發展大會。市長康濤參加,并與當地黨委政府部門負責人、部分陶瓷企業負...更多
2018-02-11 10:01:20
-
-
德化:品瓷香賀新春 當代陶瓷名家精品展開展(組圖)
2018年春節期間,德化又多了一個有文化年味的好去處。2月8日,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當代陶瓷名家(國家...更多
2018-02-09 08:56:22
-
-
德化九仙山上有“天狗” 流傳著美麗的民間傳說
在九仙山主峰下,唐代彌勒洞之上有座當地人稱之為“天狗”的奇石,酷像昂首向天的狗,邊上又有一塊...更多
2018-02-04 12:25:47
-
-
德化三班鎮蔡徑村燒瓷窯工燒制瓷器 雞年最后一爐
2月2日,泉州天氣持續陰冷,德化高山地區氣溫已經降至冰點。冰火兩重天,德化三班鎮蔡徑村的燒瓷窯...更多
2018-02-04 10: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