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傳承】代代公路人,共筑公路情
2017-03-14 15:25:46 來源: 泉州公路
0瀏覽 評論0條
在全省公路系統離退休職工“我看公路新變化、老有所樂大家談——增添公路正能量”活動中,我局結合基層各單位實際,以座談交流、實地參觀考察等形式開展主題活動,帶領老同志了解新公路、感知新公路,老同志在“回憶往昔”的感慨中積極撰寫觀后感,暢談心得。其中,惠安分局江錦宗同志榮獲三等獎,泉州公路局榮獲活動唯一“組織獎”。從今天起開辟《路的傳承》欄目,刊登這些文章,以饗讀者。
曾經養護過的沙土路,而今卻變成了猶如畫卷般的生態路;當年的板車、沙耙等純人力養護到現在的道路清掃車、裝載機、挖掘機等機械化養護;當年能掉下蜈蚣的破瓦房到現在猶如別墅的標準化班站…… 看到公路事業的跨越發展,我內心感慨頗多。
我是一名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早期的普通公路養護工,從事公路養護數十年。在那公路等級低下的年代,我和同事們一起艱苦生活、艱苦工作、不分晝夜、不分天氣,也只能保證公路的暢通,保證廣大過往行人順利通行。
那時候的沙土路,晴天時沙土飛揚,我們整身灰塵,雨天則路面泥濘,坑坑洼洼,再有甚者,邊坡溜方、塌方、落石,靠的只有簡陋的養護工具和一雙長滿繭的手,在那個年代從德化城關到春美(大田交界)要2天時間,不得不在赤水或桂地住上一晚。
那個時候的我心里只有一個小小的公路夢——哪一天,咱們這山區的路若能實現路面平穩安全暢通,將是一件多么令人興奮的事啊!
時光荏苒,如今穿梭在生態公路省道203線上,秋風送爽,早年記憶猶新的路天翻地覆地變啦:整條大道寬闊平穩,構造物完整齊全,兩邊的行道樹、綠化帶如同莊嚴的士兵,整齊有序,視野清晰、遼闊,還有我說不出名字的安全防護設施和帶有公路文化特色的東西。整條生態公路宛如搖曳在山間的綢帶,真是“人在路上走,如在畫中游”。聽領導們說這就叫作“暢、安、舒、美”。
實地看了生態公路省道203線后,望著已退休的老同志們,心中不禁思緒萬千:當年我們只盼路面平穩安全暢通,進一步提高通行能力,這是我們這輩人的公路夢。而如今,我們的夢不僅實現了,還有如此意想不到的蓬勃發展。
座談會上,老同志們暢所欲言,談生活變化、談公路變化,稱贊著是黨的好政策給公路事業帶來蓬勃發展,給大家帶來優質生活,并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公路事業,為公路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時光飛逝,我目睹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很是欣慰。我想:有很多諸如我一般的公路人,總是關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關注著德化山區一條條公路的變化。
我堅信,我們的公路夢已經實現,一代代公路人也必有他們的夢想和期盼,時光飛躍,他們的夢想也終將實現,公路事業將不斷地傳承和發展。
文/曾漢青(德化分局退休工人)
相關閱讀
- (2014-08-25)晉江最美養路工:養路“小諸葛”陳國慶(組圖)
- (2014-08-21)晉江“最美養路工”柯祖偉:用吃虧豐盈人生
- (2014-08-14)德化“最美養路工”鄭珠桂:女站長故事多
- (2015-12-02)南安古山公路站站長洪珍輝:“路三代”的公路夢
- (2015-12-03)泉州市公路局橋隧中心黨員干部參與社區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