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遺漏的共同財產 離婚多年前妻成功要回土地

2017-03-09 07:53:10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婚姻家庭糾紛、子女撫養、老人贍養、家暴……這些事件里不乏女性的身影。很多時候,她們都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現,令人生憐。為維護婦女合法權益,多元糾紛化解一直在路上。他們是人民調解員、是法官……不論是什么身份,他們都懷揣一顆正義之心,滿腔熱情,奔走一線,為婦女們排憂解難。

阿妹和阿均是翔安某村人,兩人通過自由戀愛到結婚,婚后卻因各種瑣事吵成了冤家。因共同財產問題,他們對簿公堂。法庭之上,兩人盤點了各種共同財產,卻忽略了村里分的土地。十幾年后,這遺漏的共同財產再次被提起,引發了又一場爭端。

離婚多年 索要土地遭拒

因為土地確權,村里被忽視了許久的田地再獲重視。大家開始四處搜集證據,為自己的地做證明。在這種氛圍下,阿妹也想起了自己的那點田地,“讓阿均白白耕種了幾年的地是時候要回來了”。

結婚前,阿妹娘家的地被村里收回。再分配時,她以阿均妻子的身份分得了一份。在阿妹提出要回自己那份土地使用權時,阿均一口回絕。“按村里的規矩,離了婚的女人哪有什么地,何來要回一說。”再因土地起糾葛,阿妹和阿均都有些后悔,悔的是當初離婚時未將田地問題一并提到法院。

離婚之后,阿妹沒有再嫁,一直住在娘家,村里最后一次土地分配就是當初結婚后的那次。“要說自己沒有份,那自己的地該向誰要?”去年底,阿妹向村調委會、新圩司法所求助。

調解聚力平息土地糾紛

司法所調解員、村調委會主任找到了阿均并表明來意,但阿均態度十分明確。阿均表示,他不會還地,若阿妹堅持要地可以去法院起訴,“法院怎么判我就怎么做”。

“阿妹在娘家的地早被收回,即便離了婚,她也有權要自己的土地。”調解員告訴阿均,不論是從法律還是道義上來講,他都應將土地歸還。除此之外,調解員還為阿均分析了起訴的弊端及阿妹的勝訴概率。聽了調解員的一席話,阿均改變了原來的態度,他同意接受調解并表示愿意歸還土地。

事情看起來很順利,實則不然。阿妹跟阿均對于分配的土地份額產生了分歧,阿妹說自己分配的土地份額有0.51畝,阿均則認為只有0.43畝。此外,當初分配給阿妹的地早已被阿均變更為宅基地。阿妹要求阿均返還一塊完整的土地,約0.54畝。“還我自己的份額就行,剩下的你收回去或者我支付經濟補償。”阿妹向阿均提議,可阿均不同意,兩人不歡而散。

為了盡快化解該糾紛,調解員做了大量幕后工作。他們向村里熟知分配情況的人員了解阿妹所分配的土地份額,連同小組長實地查看分配的土地,多次聽取兩人的要求并制定相應的調解方案,還找來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幫忙從中協調。

今年1月,雙方終于達成協議,阿均拿出兩塊地湊齊0.51畝還給阿妹。調解員當即丈量土地,確定界限。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記者 陳佩珊 通訊員 陳曉琦 思法)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