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 大獎賽昨在德化文廟舉行(圖)
“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 大獎賽昨在德化舉行
昨日下午,以“一帶一路·共融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啟動儀式在德化縣文廟舉行。該活動由中法文化論壇組委會、泉州市人民政府、德化縣人民政府主辦,中法文化研究中心承辦,歐美同學會、法國弗爾賽國家陶瓷藝術中心、羅丹美術館、佳士得集團、英藍集團、法國駐華大使館共同支持。
出席啟動儀式的有來自法國羅丹博物館館長卡特琳·舍維約,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國際主管熱拉爾迪娜·勒南,法國賽爾弗國家陶瓷藝術中心主任羅曼·薩爾法蒂、塞爾弗陶瓷城專家奧利維耶·達爾戈,北京中法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藝術8創始人、哲學家、作家佳玥,哈佛大學陶瓷中心項目負責人、中國當代陶藝家趙夢,中法文化論壇法方秘書長胡欣,泉州市、德化縣相關領導等。
今天,專家考察團們還將參觀德化“百年老字號”蘊玉瓷莊、德化三班梅嶺古窯址、有400年歷史的月記窯、德化陶瓷博物館,了解德化的陶瓷生產歷史、陶瓷文化、制瓷技藝以及發展現狀。■記者 陳小芬 莊麗祥 通訊員 寇婉瓊 許華森 文\圖
“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昨在德化縣文廟啟動
為選拔陶瓷藝術家而設立
據悉,這是一個為公開、公平、公正地發掘、選拔、培養、宣傳國際優秀陶瓷藝術家而特別設立的大賽,每年舉辦一次駐場項目,藝術家前往中國德化進行駐地創作。
該項目旨在幫助從東西方選拔出的當代優秀藝術家(不僅限于陶瓷藝術家)搭建一個交流平臺,讓他們依托各自所屬文化,以德化白瓷為載體,取人之長,進行各自現代陶藝創作和創新,引領現代陶瓷藝術的提升。同時通過此項國際活動,搭建起一座德化與世界級博物館、藝術館和美術館溝通的橋梁,宣傳德化歷史悠久的白瓷文化,讓陶瓷在世界藝術史上開始新的篇章,也讓陶瓷國際市場認可德化白瓷,從而實現德化白瓷從傳統向現代陶藝的轉型,進一步促進陶瓷藝術的發展、激活公眾對于陶瓷藝術的興趣、為陶瓷藝術創作注入新鮮的血液。
記者了解到,首屆12位駐場藝術家將于3月1日前駐場德化,開始為期7個月的創作。優秀作品將有機會于2017年9月在法國進行展覽。
促進德化陶瓷文化發揚光大
據介紹,去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法文化論壇中的德化陶瓷藝術展,受到各方好評,為此決定每兩年舉辦一屆“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表示,首屆大獎賽在德化舉辦,并以“中國白”為主題,這既是對德化白瓷輝煌歷史和成就的肯定,又是對“中國白”的繼承和弘揚,必將促進德化陶瓷文化的發揚光大,推動德化乃至中國與歐洲“海絲”沿線各國的交流合作。
梁玉華說,德化將以中法文化論壇為載體,支持陶瓷藝術家、企業家“走出去”學習交流,也邀請世界陶瓷藝術大師到德化開展合作,推動德化陶瓷與國際藝術、文化創意、時尚潮流全面接軌,重塑德化在世界陶瓷文化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把德化陶瓷推向一個新的藝術高度,向世界講述德化陶瓷在中國與外界交流歷史中的影響,讓德化再次成為中外交流的紐帶。
相關鏈接
德化陶瓷與法國的淵源
德化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是中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窯是中國古代民窯的典型代表。德化陶瓷制作生產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據介紹,如今德化陶瓷業發展突飛猛進,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德化陶瓷輻射至全世界,但與法國的淵源最深。第一個把德化白瓷稱作“中國白”的是法國人,叫普拉德,他在《1692年巴黎通訊地址實用手冊》一書中首次寫出了Blanc De Chine。
法國是接受德化白瓷較早的國家,并始終都對德化瓷器甚為推崇,不但許多博物館有收藏,法國國家博物館還將何朝宗的瓷雕作品設計成明信片在世界發行。在法國宮廷宴會上,德化瓷器被視為最貴重的餐具。近年來,德化陶瓷也不斷現身法國展現文化魅力。
精彩發言
當代陶瓷藝術要有創造性
●哈佛大學陶瓷中心項目負責人、當代陶瓷藝術家 趙夢
我認為當代陶瓷藝術要有創造性,構思要特別,開創不一樣的審美視野,不要重復前人的東西,要有自己的語言、不斷創新。
在世界上,德化陶瓷有著不可比擬的美,此次大賽也是要挖掘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既繼承傳統又博覽中西,把德化陶瓷推向全世界。
大賽給陶瓷藝術家帶來動力
●法國塞爾弗國家陶瓷藝術中心主任 羅曼·薩爾法蒂
早期,歐洲從中國引進了很多陶瓷,這些精美的陶瓷讓歐洲人深深著迷,為此不少人開始制作陶瓷。在我們塞爾弗目前有30個陶瓷工坊,這是手工的工坊,有120多名陶瓷藝術家。像德化一樣,我們也是一代代在傳承陶瓷工藝、藝術;我們也會組織陶瓷藝人培訓。此次大賽不僅給陶瓷藝術家帶來動力,也讓德化陶瓷再放光彩,我們希望今后能與中國、與中國的德化有更多對話與交流,了解德化、了解中國的陶瓷發展。
我們要了解收藏家的趣味
●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國際主管 熱拉爾迪娜·勒南
我們要了解收藏家的趣味,什么樣作品他們喜歡、愿意購買。今天中國正在形成自己的陶瓷風格,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不能完全拋棄傳統,而是要繼承。此次大賽不僅可以鼓勵年輕人展現才藝,也能了解新一代的德化陶瓷,德化陶瓷還要繼續往前走,而且要意識到今天的技術、今天的收藏家、買家他們的品位,同時要與各界多交流、學習、討論。
要為創作者提供相應空間
●羅丹博物館館長 卡特琳·舍維約
我很認同藝術創作者在創作時一定要有創意,我們也要為創意者、創作者提供相應的空間。
品牌除了技術還要有氣質
●中法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佳玥
只有通過建設性的對話,才能走出藝術的道路。德化陶瓷藝術要考慮怎樣創作并延續品牌效應。其實品牌除了技術還要有氣質特點,這種氣質是藝術家帶來的,是具有個性的創作。
現場互動
業界暢談 陶瓷藝術創作與發展
來自德化的古陶瓷研究專家、工藝美術大師、企業家、陶瓷新秀等代表在現場與專家們就陶瓷藝術創作、陶瓷文化發展等進行了探討對話。
問:據說羅丹創作《巴爾扎克》時受到至今還收藏在館里的一件中國瓷塑《達摩》的影響,這是真的嗎?法國雕塑與中國雕塑有過相互借鑒嗎?
答:這兩件作品有相似之處,可能在創作時羅丹有受中國雕塑影響,但是沒有史料記載是不是有借鑒。
問:走進德化,德化陶瓷最吸引各位專家的是什么?為什么呢?
答:德化的陶瓷非常特別,它非常通透,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很難找到這樣的瓷。德化陶瓷很純潔,它特別的品質吸引著大家。此次大賽除了發現德化陶瓷的品質外,更是要讓德化傳統陶瓷走進世界當代的陶瓷,這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努力,也許是很艱難的一條路,但我們都會努力。
問:德化白瓷在拍賣時價格并不高,在當代陶瓷藝術的發展態勢下,應如何投資與收藏陶瓷藝術?您對德化陶瓷的收藏前景有什么看法?
答:價格主要還是取決于市場,為此我們要先培育市場,還要了解收藏家的興趣及品位,要有吸引消費者的內容。德化的陶瓷要更加創新,要與國際有更多交流,讓更多人知道,并激起收藏家的興趣。
問:一般情況下,博物館給人的印象都是一些古老的東西,比如德化陶瓷歷史如此輝煌,但不論學生還是大眾卻知之甚少,那么,請問博物館將如何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而更加走進大眾的視野?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答:我認為推廣博物館走進大眾有兩大重心,一是平臺搭建,與其他介質建立聯系,如與當代藝術、學科、音樂、舞蹈等相結合,產生讓大家接受的新東西和創意。二是突出展示,展示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可以通過照片、短片的介紹,讓大家看匠人是如何創作的,從而體味匠人與藝術的交融。
相關閱讀
-
-
德化縣:后生眾籌辦晚會 村民開心鬧元宵(圖)
昨晚,在德化縣桂陽鄉洪田村“元宵樓”對面搭建的舞臺上,一場由年輕人眾籌的、自導自演的元宵晚會...更多
2018-03-03 09:52:08
-
德化縣召開陶瓷產業跨越發展大會 泉州市長康濤參
9日,德化縣召開陶瓷產業跨越發展大會。市長康濤參加,并與當地黨委政府部門負責人、部分陶瓷企業負...更多
2018-02-11 10:01:20
-
-
德化:品瓷香賀新春 當代陶瓷名家精品展開展(組圖)
2018年春節期間,德化又多了一個有文化年味的好去處。2月8日,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當代陶瓷名家(國家...更多
2018-02-09 08:56:22
-
-
德化九仙山上有“天狗” 流傳著美麗的民間傳說
在九仙山主峰下,唐代彌勒洞之上有座當地人稱之為“天狗”的奇石,酷像昂首向天的狗,邊上又有一塊...更多
2018-02-04 12:25:47
-
-
德化三班鎮蔡徑村燒瓷窯工燒制瓷器 雞年最后一爐
2月2日,泉州天氣持續陰冷,德化高山地區氣溫已經降至冰點。冰火兩重天,德化三班鎮蔡徑村的燒瓷窯...更多
2018-02-04 10: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