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雞籠山或是漳州人命名 兩地有30多座“雞籠山”
2017-02-07 09:56:09 來源: 閩南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基隆市是位于臺灣島最北端的城市,素有臺灣頭之稱。昨日,記者從漳州文史研究者涂志偉所著的《臺灣涉漳舊地名及聚落開發》一書中得知,基隆的古稱是雞籠,這個說法有四個,其中還與漳州人密切相關。
據了解,基隆古名雞籠,直到清朝光緒元年設“基隆廳”時,雞籠才改為同音的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四種說法:一是指基隆東南方的雞籠山,從海上正看山形似雞籠,故名之。每當福州、廈門、漳州等地的帆船駛近基隆,看到雞籠山時,即知臺灣到了。二是認為由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命名,“格蘭”發音近似閩南語中的“雞籠”。三是認為源自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雞籠社或大雞籠社,即由社名而變成地名。四是基隆地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形似雞籠,靠海處如同雞籠的出口,因山形而得名。
如今,第一種、第四種的說法獲得多數人認可。雞籠未開墾時,就有漳州人來此捕魚,或與平埔族交易?;∈须u籠山地名最早出現于明代,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鄭舜功奉命赴日考察。次年歸國后,撰寫了《日本一鑒》,該書載“取小東島之雞籠山……”小東島,即小琉球,即今臺灣。
漳州人張燮所著的《東西洋考》里,也有雞籠山、雞籠等記載?!稏|西洋考》成書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因此,基隆市雞籠地名應是由漳州人根據山形特征,以漳州人的思維方式用閩南話所命名的?!稏|西洋考》載:“雞籠山、淡水洋,在澎湖嶼之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云。深山大澤,聚落星散,凡十五社。”從中可知,雞籠距漳最近,海澄、龍溪、漳浦、詔安等處的漳州人到雞籠、淡水販貨,也常常有中國漁者到此。
雞籠山也是漳州人對形似雞籠的山形常見稱呼,在漳州府方志中多有歷史記載。根據20世紀80年代陸續出版的漳州市各縣地名錄的記載進行查找統計,在漳州市現轄的11個縣市區中,除南靖縣、長泰縣、龍文區外,薌城區、龍海市、漳浦縣、云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平和縣、華安縣8個市縣區現共有29座雞籠山,分布地點既有山區、平原,也有沿海;既有閩南話地帶,也有客家話地帶。據了解,臺灣的“雞籠山”不止一座,新北市南投縣和高雄也有雞籠山,因山形如雞籠而得名。(記者羅培新)
相關閱讀
- (2016-01-31)今年35萬漳州人二代證到期 警方呼吁盡快換證!
- (2016-11-09)你見過清朝版新加坡護照嗎?見證漳州人海外奮斗(圖)
- (2015-09-28)臺灣登革熱已致42人死亡 難阻大陸游客國慶赴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