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廣東等地推快遞實名制APP 個人信息安全仍引擔憂

2016-12-05 08:40:11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

今年11月16日,江蘇連云港一位“快遞小哥”因要求收件人“呱呱”實名簽收與對方發生爭執,被暴打致鼻梁骨折。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實施已滿一周年的快遞實名制也再次引發關注。媒體調查調查發現,快遞實名制遭到“冷遇”:一方面,收寄件人對實名制可能造成的信息泄露心存芥蒂,另一方面,在寄件過程中,快遞公司也極少主動要求實名登記。

近年來,隨著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收件寄件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一些犯罪分子也在利用快遞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據西部網報道,為確保快遞行業的規范化、安全化,西安市公安局物流寄遞犯罪偵查支隊設計研發出一款名為“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系統”的智能手機APP,實現“實名寄收、開箱驗視”,并將于2016年12月5日起在全市啟用。

此外,觀察者網查詢發現,廣東、福建等地也推出了快遞實名制APP,也引發一些關于個人隱私的擔憂和爭議,具體效用還有待觀察。

西安:寄快遞將備案身份信息和物品 警方承諾不泄漏個人信息

自2015年12月,國家對寄遞行業提出“實名收寄、開箱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要求后,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聯合郵管部門,加大對寄遞行業的安全監管力度。目前,西安的品牌快遞企業均配備有X光機,對重點區域、重點節點的貨物可以達到“過機安檢”的要求,然而“實名收寄、開箱驗視”主要發生在一線快遞員攬收環節,對實名、驗視的監管存在一定難度。

“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系統”登陸界面。

快遞員寄遞快遞的個人頁面。

為此,西安市物偵支隊經過調研、論證,設計研發了在全國領先的“寄遞物流業治安管理系統”智能手機APP。

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王泉告訴記者,這款APP實現了快遞網點及快遞人員的動態管理,將“實名收寄、開箱驗視”的要求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并且每個快遞員錄入用戶信息不會超過1分鐘時間,“我們要求每一個快遞網點都安裝網點管理端,并如實錄入各企業快遞人員信息,而快遞人員使用手機APP,對寄件人的身份證、物品采取拍照上傳的方式,將信息上傳至公安物流寄遞治安管理系統備案儲存。”

快遞員在收取快遞時,須記錄寄件人的身份信息。

掃描快遞單號的條形碼。

目前,該系統已錄入全市8500多名一線快遞員,540多個網點,物偵支隊在錄入信息的同時,對快遞員如何使用該APP也進行了系統的培訓。

經過籌備,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和郵管部門商定,將于2016年12月5日起,在全市快遞企業正式啟動該系統。屆時,廣大市民在寄件時,須出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并主動開箱允許驗視,配合快遞員將相關信息通過手機APP進行錄入。

輸入寄件人和收件人的聯系電話。

記錄快遞具體內容。

據了解,該系統正式啟用后,寄件用戶有權查看快遞員工牌工號,有權全程監督信息錄入過程。快遞員在采集散戶寄件信息時,應向用戶耐心解釋,爭取配合理解,若用戶無法出示有效證件或不同意開箱驗視,快遞員有權拒絕接收該快遞。

“實名收寄、開箱驗視、過機安檢”是國家對快遞行業規范化的要求,也是促進快遞業走向正規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方便、安全、快捷寄遞服務的客觀要求。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教導員傅秀營告訴記者,“我們鄭重承諾,堅決保護寄件人個人信息不泄漏,同時,也將加大對該系統運用情況的檢查和監管,凡發現有違法行為,將予以堅決打擊,希望企業將這項要求落到實處,廣大人民群眾予以充分的理解和配合。

據了解,西安市公安局物偵支隊印制了3萬份快遞禁寄物品名錄,即日起將在每個快遞網點、每輛快遞車張貼,堅決杜絕違禁品通過快遞渠道投送,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拍攝填寫好的快遞單。

記錄完成后,系統自動生成實名制信息頁面。

在快遞員點擊發送之后,手機上將出現所記錄信息的編號。

廣東、福建等地推快遞實名制APP 信息安全引擔憂

近兩年以“毒快遞”為代表的違規包裹事件頻發,為此國家郵政部門特別呼吁推行快遞實名制,但至今實行效果不佳。不過,官方力推快遞實名制的決心仍未動搖。

今年1月,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今年內,快遞寄遞實名制將通過手機App方式實現,消費者下載App后將身份證、手機號進行認證。

劉君介紹說,當面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劉君說,目前主要以這三種方法來實現寄遞安全管理。劉君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將有望出臺快遞實名收寄管理辦法,同時在年內上線相關的手機APP。

“我們將建立后臺支撐,開發手機軟件。寄遞消費者需要下載App,在App上進行實名的身份證、手機登記驗證,然后得到專屬二維碼,快遞人員只要掃描用戶二維碼,即可完成實名認證。”劉君說到。

據觀察者網查詢,在西安之前,廣東、福建多地也已開始推廣快遞實名制APP。

廣州所有快遞小哥們使用的APP上,錄入的身份證號等部分信息會顯示為星號。

據廣州日報11月20日報道,廣州白云區近期推出一款快遞實名驗證“神器”——“物流管控”手機APP。如今,該快遞APP已覆蓋全區轄內3000余家物流寄遞企業,萬余名名“白云快遞小哥”已在使用,實名采集數據16萬條。該快遞APP推出后,引發不少市民關注,有人表達了對于個人身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擔憂。

據介紹,對于到點寄件的客戶,他們通過身份證讀卡器以及由白云警方研發的“物流寄遞治安管理系統”兩大利器,即可實現100%實名登記,而且所有錄入的信息直接與公安系統聯網,驗明身份真假,“只要是偽造的身份證,系統是無法讀取的。只要對方是公安備案的重點人員,系統后臺就能實時比對并預警。”

該“物流管控”是統一安裝在快遞小哥的手機里,這樣一來,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場所,客戶出示身份證或駕駛證,快遞員只要拿APP一掃,不到半分鐘時間,客戶的身份信息便被APP讀取,并同步到公安系統后臺。

“我們的身份信息這么輕易交給快遞員了,就一部手機,那怎么保證信息安全?萬一泄露了呢?”對于這樣一款陌生的APP,不少市民心存疑慮。白云區物流管控大隊相關負責人也坦言,也有客戶存在類似顧慮。

對此,相關負責人解釋道,為了保證用戶個人信息不被泄露,一方面,所有快遞小哥們使用的APP上,錄入的身份證號等部分信息,即時會顯示為星號予以加密處理,且通過APP采集的個人信息不能回看讀取,也不能在本地儲存、截屏或導出,完整數據只有公安機關在后臺才能看見。

另一方面,這款APP并非任何人輕易下載就可使用,因進入APP界面時必須率先輸入登錄用戶名和密碼。而這是需要物流寄遞企業到公安機關備案注冊后,才能獲得APP使用權限。

早前,福建省郵政管理局在今年4月份再次推出“快遞到家”APP市民版,福州、泉州、廈門等地已經開始推廣。

福建的“快遞到家”APP

據悉,寄件人下載“快遞到家”APP,根據提示進行身份證識別,便可獲取個人身份識別二維碼。寄件人在寄件時,只需出示二維碼即可實現實名認證。“同樣,二維碼掃描成功后,信息將在10秒后被刪除。”

泉州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市民版的優勢在于,只要提前按提示生成二維碼,即使不帶身份證也可實現實名寄件;同時也防止了寄件人個人信息“裸奔”。

還有何對策?推進身份證檢測儀普及

據南方都市報11月28日報道,目前快遞實名制實施情況不樂觀,收寄件人擔心個人信息泄露是重要原因。除對個人信息的擔憂外,“不實名、更便利”也是不少人不愿實名的原因之一。在快遞公司方面,由于行業競爭激烈,不少快遞員表示實名制使工作量增加,效率降低,存在流失客戶的風險,成為快遞實名制受阻的又一因素。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近年來,通過電商、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交易危險品、毒品的案例越來越多,快遞及物流包裹成為毒品、槍支及危險品流通的一個新興渠道,對社會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快遞實名制有其必要性。

針對快遞實名制落實難,楊達卿認為是快遞公司和消費者的雙向問題。“對消費者來說,在個人信息安全未能被完善保障的環境下,出于不信任心理不愿配合身份證信息查驗。對快遞員來說,實名制和開箱驗貨,意味著更多麻煩。”楊達卿說。

此外,人員管理、設備投入問題也是快遞實名制的阻礙。“80%的快遞公司是加盟式快遞企業,對末端快遞員的管理存在短板,同時,配備身份證檢測儀和用于開箱驗視的安檢X光機,都需要增加開支。”楊達卿說。

楊達卿建議,要推進快遞實名制的落實,首先,互聯網商業環境下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相關法規要盡快完善。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才能建立消費者和快遞公司的互信。

其次,需要加緊推進快遞物流市場的集約化發展,以產業集約化推進快遞管理規范化和服務規范化。此外,推進身份證檢測儀和安檢X光機的普及,避免人工監測。由于全面快速推進設備監測僅靠企業自覺有難度,可以采取政策補貼引導和法治監督同步推進。

觀察者網綜合西部網、廣州日報、泉州網、南方都市報等報道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