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神農架安“新家” 引種東遷邁出關鍵一步(圖)
大熊貓“張夢”奔向密林 資料圖。 安源 攝
中新社宜昌10月24日電 (郭曉瑩 羅永斌 彭林鵬)據湖北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官方消息,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奧運”和“韻韻”,24日晚將運抵神農架。這被認為是大熊貓在時隔200多年后重現故地神農架,標志著大熊貓引種東遷神農架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奧運”和“韻韻”均出生于2008年,正值壯年,身體健康,活潑頑皮。24日上午11時,它們在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看護下,從都江堰熊貓基地啟程,經由成都機場空運至湖北宜昌三峽機場,將于當晚由陸路運抵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官門山的“新家”。
新落成的神農架大熊貓館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700余平方米。這里氣候適宜,館舍建設科學,研究設施配套能夠有效滿足大熊貓的舒適性、安全性標準,公眾展示及科學研究條件。
2014年,神農架林區政府鑒于當地生態及科研優勢,擬定實施大熊貓公眾教育項目的計劃,并得到中國國家林業局的支持。兩年來,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大熊貓的引進、飼養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論證,并最終確定于2016年10月下旬實施大熊貓運抵計劃。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此前組織專家考察神農架后評估指出,神農架與四川臥龍保護區生態特征十分相似,氣候溫度、竹源種類和數量、森林郁閉度都十分符合大熊貓生存環境。同時,神農架保護區在金絲猴保護與研究領域實力雄厚,成果豐碩,可為今后大熊貓的保護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與人員支撐。
歷史資料顯示,神農架曾是大熊貓生活的樂土,自然環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的間接影響,導致大熊貓在這一地區消失。神農架重新迎回大熊貓,開展公眾教育和科學研究,意義非同凡響,責任也十分重大。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在環境條件、日常管理、人員配備、食源供應、疾病防控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周密、細致和精心的準備。
據神農架保護區有關人士介紹,兩只大熊貓對新環境還有一個適應過程。神農架保護區方面將與四川基地跟派管理人員通力配合,細心看護,讓它們盡快適應“新家”,待條件充分成熟后,接受人類的造訪。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大熊貓辦副主任喻杰此前向媒體表示,大熊貓引種至神農架是未來的終極目標。在條件成熟時,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將開展大熊貓野外放歸試驗,讓大熊貓重新回到大自然中,與大自然和諧共生。(完)
相關閱讀
- (2016-07-17)中國湖北神農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全國已達50個
- (2014-07-04)臺北動物園“萌主”消夏 大熊貓圓仔悠閑吹冷氣(圖)
- (2014-09-21)中國將再次向野外放歸兩只大熊貓 加速讓其回"家"
- (2014-10-11)大熊貓“雪雪”14日將放歸野外
- (2014-10-12)大熊貓“雪雪”完成放歸前最后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