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上海經濟癱瘓?真實情況絕非如此

2016-09-28 16:50:22 來源: 解放日報

0瀏覽 評論0

據解放日報9月28日報道,近日,一則源自“天涯論壇”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中廣為傳播,該帖子作者引用部分今年以來上海經濟運行數據,認為上海經濟處于“癱瘓狀態”。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從統計部門了解到,該帖子引用的數據部分網上公開數據,部分為完全錯誤的數據。而作者對數據的解讀,既不符合上海當前經濟運行的實際發展趨勢,也不能反映上海經濟整體發展的實際情況,甚至與真實情況背道而馳。

帖子中提出:“截至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下滑2.3%,出口下滑7.1%。上海的制造業基本上已經淪陷”。

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確實出現了上述幅度的下滑。但今年8月份, 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2590.66億元,同比增長增長8.1%,上海工業不但沒有“癱瘓”,而且在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今年前7個月,上海工業領域確定遇到較大困難,這和內外部需求較弱、產業轉型升級帶來陣痛期有關,然而經過2月份的低谷之后,上海工業產值降幅逐月收窄,并最終在8月份進入正增長,雖然困難仍不能忽視,但“上海制造”的后勁已經開始顯現。

而在出口數據上,“7.1%的下滑”則正好與真實情況相反。上海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上海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1%,1-8月份該數據同比下滑1.2%,降幅也比1-7月份收窄1.2個百分點。顯然,作者誤將8月份出口增長7.1%,看做了下降了7.1%。

統計專家介紹,和全國情況一致,出口回升成為今年下半年來以來上海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從出口結構看,上海一般貿易出口額增長1.7%,加工貿易出口額下降10.4%,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的此消彼長,顯示出上海產業結構中低端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比重減少,質量效益更高的產業取而代之。

而在服務業,今年以來上海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一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就首次超過70%。在市場消費中,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9%,這一反映市場消費真實情況的關鍵數據,上海和全國近年來均保持穩定增長。

帖子作者指出上海社會服務業中文化娛樂業利潤暴跌,以此說明上海社會服務業發展出現問題。但實際上,今年1-7月份,占據社會服務業半壁江山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1.6%;占一成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55.5%;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利潤為2.4億元,僅占社會服務業營業利潤的千分之二,其利潤下降對服務業整體盈利能力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統計專家指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主要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要,盈利并非其主要目的,同時1-7月份該領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說明文化、體育、娛樂的價格在下降,但行業在繁榮,并為比以往更多的市民提供了服務。

對于上海經濟增長依賴房地產的說法,統計數據也證明該判斷缺乏依據。今年8月份,受一些市場因素影響,上海房價確實出現了較快的上漲。但8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57.5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1-8月,本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9.1%,增速回落1.9個百分點。

房地產業對上海經濟的拉動作用到底有多高?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產業增加值在全市GDP的比重為6.3%,比去年回落0.5個百分點。上海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也在放緩,上半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為821.31億元,同比增長6.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回落2.1個百分點。從數據看,上海經濟能在股市、房地產占比下降的情況下保持穩步增長,表明實體經濟基礎仍然穩固,發展勢頭良好。比如在上海第三產業中,上半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遠高于房地產業,僅次于金融業,互聯網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形成了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從統計部門發布的工業、消費、外貿、投資等核心數據看,上海1-8月份經濟運行保持穩定,進入下半年以來,7月份部分指標有所下降,但8月份明顯回暖,月度間的短期波動并沒有改變今年以來宏觀經濟穩步增長的趨勢。同時,上海經濟和全國相似,在平穩中也確實面臨各方面的壓力與挑戰,比如制造業仍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之中,新興產業的規模仍相對有限,國際經濟環境依然不容樂觀,近期房價較快上漲也是經濟運行中難以回避的問題。面對問題,上海堅持創新,深化改革,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足制約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短板。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