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差別化信貸支持煤炭業 對7大煤企實行基準利率
2016-09-21 19:28:59 來源: 界面
0瀏覽 評論0條
山西銀監局差別化信貸支持煤炭業 對七大煤企基本實行基準利率
作為累計查明煤炭儲量排全國第二的煤炭大省,山西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備受關注。
9月20日,山西銀監局局長張安順在銀監會例會上表示,銀行業支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防控金融風險的治本之策,關鍵是落實有扶有控差別化信貸政策,實現化解產能過剩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有機統一。
在助推煤炭供給側改革上,山西銀監局確立了分類施策、有扶有控的工作思路。并基于這一工作思路,找準六個“抓手”:一是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二是減輕煤炭企業財務負擔,三是支持煤炭企業延伸產業鏈,四是支持煤炭企業深化改革,五是穩妥處置淘汰落后產能領域銀行債權,六是加強信貸風險防控。
“對于煤炭產業來講,‘扶’的是煤炭行業中的先進產能和優勢企業,‘控’是控煤炭行業中的落后產能和劣勢企業。”山西銀監局副局長王志剛介紹。
單就山西省來說,先進產能和優勢企業主要集中在省屬的七大煤炭集團。控落后產能和劣勢企業,特別是要嚴格控制違規新增產能、違規在建的煤礦和已經確定要退出關閉的煤礦。現在,山西省違規在建的煤礦有16座,確定退出關閉的21座。由此,山西銀監局要求對不同煤企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
為此,山西銀監局出臺《關于銀行業支持省屬煤炭集團化解過剩產能 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銀行業有效滿足省屬煤炭集團合理融資需求,引導銀行業在七家省屬煤炭集團開辦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支持實施智能化改造、技改升級和轉型發展。一方面實施貸款重組,將原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重組為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另一方面通過發放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對省屬煤炭集團的合理融資需求予以支持。
同時,對違規新增產能的企業,山西銀監局要求銀行業一律不得提供信貸支持。對違法違規生產建設、關停淘汰或環保、安全生產不達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對關閉退出的煤炭企業,通過擔保追索、押品處置等手段保全銀行債權。
今年年初,銀監會提出組建債委會的目標,但是組建的程序、規則沒有明確。王志剛介紹,山西在摸底的基礎上確立了組建的標準和程序,最后確定,貸款銀行3家及以上、債務融資余額在5億元及以上,或債務融資余額1億元及以上但已有不良或產生逾期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均要成立債委會。
“總共當時確定的有230家,它們的貸款余額約6000億元,占全省貸款的三分之一。”而在這之中,煤炭企業達到109家。他表示,這樣的標準是符合實際的。前期來講,債委會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組織多頭貸款,建立對話磋商機制,形成共識,并按照一致方案行動,避免單方面抽貸斷貸,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債委會研究制定可操作的穩貸、增貸、減貸、重組等方案。在穩貸方面,對業績下滑、流動資金有困難,但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去產能、仍維持生產的煤炭企業,給予續貸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為已成立銀行債委會的109戶煤炭企業辦理轉貸續貸1.07萬筆、金額418億元,已成立債委會的七大煤炭集團本部及其部分成員企業基本保持存量融資到期接續。
在增貸方面,對有市場、有效益的優質企業特別是省屬煤炭集團,做到不抽貸、壓貸、斷貸,并繼續支持其合理信貸需求,支持在轉型升級中走出困境。截至目前,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已成立債委會的109戶煤炭企業提供表內外融資余額2154億元,較年初增加54億元。
在重組方面,對具備兼并條件的煤炭企業,實行并購重組綜合授信,完善并購貸款業務,擴大并購貸款規模,支持優質煤企整合行業產能。同時,通過轉換授信品種、延長貸款期限、調整還款計劃、變更授信主體等方式為企業辦理債務重組,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截至目前,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已成立銀行債委會的109戶煤炭企業辦理債務重組金額13.16億元,發放用于支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等并購貸款余額28.7億元。
此外,山西銀監局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優質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支持優質煤企拓寬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幫助煤企去杠桿。截至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投向煤炭延伸產業鏈轉型升級項目貸款余額192億元,較年初新增6.6億元。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承銷或購買企業債、公司債等方式,向省屬煤炭集團提供直接融資余額達2065億元,較年初新增380億元,增長23%。
山西煤企負債高是推高企業財務成本,阻礙煤企融資的一項關鍵問題,根據半年報數據,截至6月底,七大煤炭集團負債總額約1.2萬億元,而山西全省上半年GDP為5714億元,GDP增速僅3.4%。
過高的負債令投資者一度對煤企債券望而卻步,為此,今年7月,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曾親自帶隊到北京金融街(11.680, 0.11, 0.95%)路演推介煤企債券。
王志剛也稱,煤炭企業成本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負債高。”但是并不是說每負債一塊錢,成本就會上去。”這方面,銀行在利率價格上給予了優惠。
根據山西銀監局披露,為減輕優質煤炭企業財務負擔,上半年,山西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優質煤炭企業累計辦理轉貸續貸近6.58萬筆、金額1293億元,為煤企減少利息支出6.5億元,減免收費3.8億元。在執行利率上,對煤炭行業貸款一般實行基準利率,對七大煤企基本實行基準利率,部分銀行給予基準利率下浮10%-15%優惠。
至于煤炭去產能過程帶來的信貸風險,王志剛表示,煤炭產業去過剩產能,是一個中期的3到5年的任務,今年是第一年,煤炭去產能對銀行業信貸資產質量的影響剛剛開始,要下結論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去產能對銀行業的直接影響不是很大。不過他也提到,從全省目前數據看,煤炭行業不良的上升速度較快。
今年需要退出貸款的16座未履行核準手續擅自生產建設的煤礦,及2016年擬關閉退出的21家煤礦均為省屬七大煤炭集團的獨立煤礦,涉及49.6億元貸款。王志剛表示,兩類煤礦涉及貸款不足50億元,風險可控。就此,山西銀監局要求相關銀行機構及時與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煤炭集團溝通對接,跟蹤關閉退出進展情況,協調煤炭集團做好債務承接,最大限度維護銀行債權和盤活信貸資源。
張安順表示,對山西銀行業來說,支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從短期看是挑戰,煤炭行業去產能客觀上增加了銀行風險管控的壓力。從長期看更是機遇,銀行業支持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盤活信貸資產,優化信貸結構,化解金融風險,實現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