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擬恢復精英教育 遭國內批評
2016-09-11 10:52:24 來源: 北京晨報
0瀏覽 評論0條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希望“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精英統治國家”,為此她要恢復舊時的文法學校,還要放寬天主教會的辦學限制。
《北京晨報》9月10日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9日宣布,政府將改革現行教育體制,讓所有學校通過能力測試選拔學生,從而使脫離歐盟之后的英國實施“精英教育”。但她的主張遭到國內多方抨擊。
資料圖:特蕾莎·梅
提出恢復文法學校
特雷莎·梅在就職首相以來發表的第一次國內政策演講中說:“我希望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精英統治國家,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才能和辛勤工作的程度獲得公平的機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梅提出要恢復舊時的文法學校,讓所有學校擁有自主選拔學生的權利。
英國的文法學校相當于公立的“重點中學”,其教育水平不亞于優秀的私立學校,但學生不用繳納高昂的學費。文法學校與普通中學的唯一區別在于,申請入讀時需要經過嚴苛的考試。入學考試在學生11歲(小學六年級)時進行。未能參加考試或落選者將按其所在學區就近入讀普通中學。
要求放寬天主教會辦學限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工黨及宣揚平等主義的教育家們反對設立文法學校,認為其加劇了階級分化和中產階級的特權。1965年,英國政府宣布通過建立新的綜合學校,逐步取代原有的文法學校。1998年,英國前工黨領導人、時任首相布萊爾宣布禁止開辦新的文法學校。目前,英國有3000多所普通中學,但文法學校只保留了163所。
特雷莎·梅指出,當年針對文法學校和學校選拔學生的禁令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容忍了這個制度太長時間。這個武斷的規定阻礙學校挑選學生,并因教條和意識形態犧牲了孩子們的潛力”。
特雷莎·梅說,很多人仍然迷失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文法學校對社會階層流動是否有影響的爭論中。她強調,未來的文法學校不同于過去,而是真正多元化體制的一部分。她說,政府還將就宗教組織開設自由學校頒布新的規定,尤其要放寬天主教會開設自由學校的限制。
遭國內多方抨擊批評
特雷莎·梅提出的教育改革計劃雖然有待議會批準才能實施,但在國內已經引發了不少爭議。英國教育標準局督學主任邁克爾·威爾肖預言,貧窮兒童在政府的新計劃中無法獲益。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必須確保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學校取得好成績。如果英國只能確保前15%到20%的學生獲得優質教育,那將是一種失敗。
教師工會領導人凱文·考特尼批評政府的新建議是轉移視線和倒退。他說,教育資源和教師短缺才是真正問題。
反對黨工黨也表示,這項計劃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影子教育大臣雷納表示,政府應該關注面向所有人的學校,而不是針對少數人的學校。
相關閱讀
- (2014-08-06)英國廣播公司前主持人承認性侵多名9至16歲男孩
- (2014-08-06)英國天空現巨大“云洞”奇觀 十分怪異(圖)
- (2015-10-30)英國7對雙胞胎進同一小學讀書 老師“看花眼”(圖)
- (2015-12-08)美國一堆兄妹生錯性別? 英國最年輕跨性別者年僅3歲
- (2015-12-15)英國嬰兒部分大腦長進鼻子里 似木偶匹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