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人民幣崛起危及倫敦匯市主導地位
2016-09-02 18:44:40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條
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2日報道,隨著人民幣崛起為世界上交易最頻繁的新興市場貨幣,交易量向亞洲傾斜,倫敦在全球外匯交易業務中的主導地位正在遭受侵蝕。
倫敦金融城(資料圖)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一項新的基準調查顯示,倫敦在這一關鍵但受丑聞影響的業務中所占份額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從2013年的近41%降至37.1%。
亞洲三大交易中心——東京、香港和新加坡——搶占了倫敦失去的大部分份額,它們合計占比已從15%升至21%,凸顯出亞洲(尤其是中國)在全球貿易中與日俱增的重要性。紐約仍保持第二的位置,占比略增至19%。
盡管如此,《金融時報》認為,英國業內人士仍自豪于倫敦在外匯交易方面相對于紐約的巨大優勢。倫敦在近五年時間里一直主導外匯市場——這項業務建立在英鎊作為現代商貿首種全球貨幣的歷史之上。
在某種程度上,倫敦這一地位應歸功于其幸運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在歐洲交易日的一天里從幫助亞洲客戶完成交易到幫助美洲客戶完成交易。一位前經紀人表示:“看到倫敦地位的衰落讓人悲哀,但有一樣東西他們無法從我們這里奪去,那就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經翻番,取代了墨西哥比索作為發展中世界交易量最大貨幣的地位。
人民幣的崛起正值英國各銀行主導的主要貨幣(如歐元、日元、澳元和瑞士法郎)的交易量都出現下滑之際。歐元自2010年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在今年的調查中,歐元占比從2010年的39%下滑至31%。
報道在最后指出,倫敦一直受到外匯行業不景氣的影響,外匯交易曾是交易商銀行擴張的一個重要領域。全球平均每日交易量自2001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從2013年4月的5.4萬億美元跌至今年4月的5.1萬億美元。
相關閱讀
- (2014-04-09)黨報批美指責人民幣貶值:唱老戲怪罪他人
- (2014-05-13)美國財長向中國高層施壓 人民幣匯率大跌近100點
- (2014-06-09)俄羅斯擬改用人民幣等亞洲貨幣結算貿易
- (2014-06-18)中國央行啟動人民幣兌英鎊直接交易
- (2014-07-03)人民幣“出征”歐洲 離岸存款或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