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21世紀彬龍會議召開 中國支持緬甸和平進程

2016-09-01 17:08:11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

緬甸21世紀“彬龍會議”8月31日起在內比都的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按議程,會議將持續3天,可能延長1天。

據新華社8月31日報道,觀察人士認為,此次會議規模空前,各方代表表達出構建和平、爭取和解的意愿,這對緬甸實現穩定與發展至關重要。這也標志著深受各界矚目的緬甸和平進程進入新階段。

最近幾年來,應緬方邀請,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一直觀察見證緬甸和平進程。孫國祥特使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緬甸的友好鄰國,中國一直關注和支持緬甸的和平進程,也一直在發揮勸和促談的作用,愿各方早日達成政治解決方案,并希望緬甸在和平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國愿意做緬甸和平的促進者、推進者。

緬甸21世紀彬龍會議召開 中國支持緬甸和平進程

緬甸總統吳廷覺、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等在21世紀“彬龍會議”上合影

各方代表廣泛參與

在21世紀“彬龍會議”召開前,會議籌委會秘書長吳拉貌瑞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次與會者約有1600人,包括政府、軍方、少數民族武裝、議會、各政黨、社會組織、觀察員等代表。

據吳拉貌瑞介紹,與會代表包括軍方代表150人、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民地武)代表200人、政府代表75人、議會代表75人、政黨代表150人、少數民族代表50人和各國駐緬使節、觀察員、社會組織成員、會議觀摩人員等。31日晚,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將設晚宴招待全部與會代表。

按照會議議程安排,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民族院議長曼溫凱丹、人民院議長吳溫敏、政黨代表一人、簽署停火協議民地武代表一人、未簽署停火協議民地武代表一人將在開幕式上致辭。

與以往和平會談相比,21世紀“彬龍會議”規模空前,與會代表構成最廣泛、全面,人數也堪稱創紀錄。不僅更多的政黨參與,而且政府確認的21支少數民族武裝中,17支確認與會、1支派遣觀察員出席。

緬甸21世紀彬龍會議召開 中國支持緬甸和平進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參會并講話

政府督促意在和平

緬甸雖然于1947年擺脫殖民統治獨立,但民族矛盾并未消除,形成了大小幾十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與中央政府對抗的局面。長期內戰使各方逐漸認識到,武力解決不了民族問題,更無助于實現各自訴求,只有通過談判和協商才能實現和平。

在今年4月27日舉行的緬甸聯合停火監督委員會會議上,昂山素季首次提出,要毫不拖延地舉行一次類似于“彬龍會議”的民族大會,也就是聯邦和平大會,旨在實現永久和平、造福于民。

“彬龍會議”于1947年2月在緬甸撣邦的彬龍鎮召開,由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主持,與會的緬族、撣族、克欽族和欽族領導人簽署《彬龍協議》,同意建立統一的緬甸聯邦,共同脫離英國殖民統治。

在昂山素季提出“彬龍會議”概念后,緬甸政府將準備召開的會議正式名稱定為“聯邦和平大會—21世紀‘彬龍會議’”,而相關政府官員、媒體一般都簡稱為21世紀“彬龍會議”。

新政府組建了21世紀“彬龍會議”籌委會、和平委員會、民族和解與和平中心、21世紀“彬龍會議”組委會等一系列與和平事務相關機構。在昂山素季督促下,最終確定21世紀“彬龍會議”于8月31日召開。會期暫定為4天,但有可能延長。

直面挑戰探索出路

緬甸的和平問題是該國獨立以來困擾歷屆政府的難題,指望通過一次、兩次和平會議就實現和平,不太現實。

不過,關注緬甸局勢發展的人們可以看到緬甸走向和平的大趨勢已經確定。緬甸新政府代表與各少數民族武裝分別舉行頻繁、密集的會談,地點分布在泰國清邁、緬甸 撣邦勐拉、內比都和仰光等地,實力較強的佤聯軍和勐拉軍還派出了空前的上百人代表團,前往內比都與昂山素季、敏昂萊會面。

對于21世紀“彬龍會議”,緬甸17支少數民族武裝還在克欽邦北部小城邁扎央集會,討論與會立場等問題。從各方反應來看,政府方面發出了盡可能廣泛的邀請,少數民族武裝方面也大都表達出對和平的積極態度。

目前,緬甸境內仍有軍方與少數民族武裝、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交火,但與去年相比,這種情況已減少。此次尚未能出席會議的3支武裝分別為若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和果敢同盟軍。

軍方與這3支武裝仍有交火,但這3支武裝曾表達出歡迎21世紀“彬龍會議”并準備與會的態度。但是,由于在一些細節上未能達成一致,這些武裝沒有收到與會邀請信。有關人士透露,直至會議開幕前夕,關于這3支武裝與會的問題仍在磋商中。

據了解,21世紀“彬龍會議”不是一次性會議,新政府有意每6個月舉行一次,將緬甸和平事業帶入一個新階段。觀察人士認為,這樣一個廣泛、全面的對話機制如果建立起來,和平的信號會愈發清晰,也會給國內外各方人士帶來更強的信心。

中國為什么支持緬甸21世紀“彬龍會議”

緬甸21世紀彬龍會議召開 中國支持緬甸和平進程

周恩來總理九次訪問緬甸,中緬之間結下深厚“胞波情誼”。圖為1960年4月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訪緬甸時參加潑水節

新華社8月16日報道,最近幾年來,應緬方邀請,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一直觀察見證緬甸和平進程。孫國祥特使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緬甸的友好鄰國,中國一直關注和支持緬甸的和平進程,也一直在發揮勸和促談的作用,愿各方早日達成政治解決方案,并希望緬甸在和平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國愿意做緬甸和平的促進者、推進者。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緬甸和平進程道路上挑戰還很多,不過,只要各方坐到一起談起來,就有可能找到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案。邁向和平是大勢所趨,全國和平是民心所向。各方抓住當前和平與發展機遇,共同努力實現全國和平,是符合各方利益的明智之舉,這也符合緬甸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

印度支持緬甸和平進程,欲與中國爭奪影響力

另據《環球時報》8月30日援引《印度時報》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29日與到訪的緬甸總統吳廷覺在新德里舉行會談,兩國同意加強多個領域合作。此外,莫迪在談話中也表示,印度愿支持緬甸推進和平進程。報道表示,印度此舉意在“與中國爭奪對緬甸的影響力”。

緬甸21世紀彬龍會議召開 中國支持緬甸和平進程

21世紀“彬龍會議”前夕,莫迪邀請緬甸總統訪印

莫迪還表示,印度還將全力支持緬甸依據21世紀“彬龍會議”而推進的和平進程倡議。《印度時報》解讀稱,中國對推動緬甸武裝組織加入緬甸和平會議起到了關鍵作用。此前得益于中國的幫助,緬甸3個武裝叛亂團體同意加入21世紀“彬龍會議”協商。印度承認中國對緬甸有很強影響力,但印度希望將自己展示成一位盟友,在安全和發展領域印緬兩國利益一致。

(觀察者網綜合新華社、環球時報、緬甸在線等消息)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