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唯金牌論效果顯著,歐洲國家羨慕嫉妒恨

2016-08-24 11:06:25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

英國隊在里約實現獎牌大豐收,但這一成績卻招來歐洲一些運動員的質疑,英國的體育政策也招致歐洲一些媒體的批評。

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23日報道,英國運動員在里約奧運會上的獎牌“大豐收”或許令英國國內民眾歡欣鼓舞,但在歐洲的一些地方,英國這一成就卻招來了對英國體育政策的嘲笑、質疑和刻薄的批評。

英國在這屆奧運會上取得了上百年來最好的成績,共獲得67塊獎牌,其中金牌達27塊。里約奧運會落下帷幕后,英國在金牌榜上排在第二位,落后于美國,但領先于中國。

有些歐洲國家對此贊嘆不已,也有些歐洲國家對此報以懷疑。

英媒:唯金牌論效果顯著,歐洲國家羨慕嫉妒恨

比如,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就把矛頭指向了英國隊在自行車項目上的驚人成就,稱這“讓英國隊的對手們懷疑英國人是不是玩了什么貓膩”。

該報還對英國的“不折中”(no compromise)資助方式提出了嚴厲批評。英國把資金撥給有現實可能奪牌的項目,而拒絕撥給那些在2012年未實現獎牌目標的項目。

“公眾對該項目的歡迎程度以及該項目是否適合于大眾市場,都變得無關緊要。”該報表示,“排球和乒乓球都被排除出了資助計劃,盡管它們廣受歡迎、在民眾中普及程度很高。”

該報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不折中:為什么英國人在里約比中國人拿牌還多,他們為此付出了多么高的代價。”

西班牙國內也有類似的反應。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把英國對奧運榮耀的追求描繪為“殘酷無情”。該報稱:“每塊獎牌都出于算計,而不是源自不墨守成規的運動員的精神。”

更令英國體育迷惱火的或許是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做法。歐洲議會在Twitter上發的一條帖子略掉了英國隊的成績,改為慶祝整個歐盟(EU)合計贏得的325塊獎牌。

用戶@JDrewer用簡練的語言回復這條帖子道:“如果你想知道英國人為什么決定離開歐盟,這條帖子差不多總結出了原因。”

英媒:唯金牌論效果顯著,歐洲國家羨慕嫉妒恨

但也有些國家對英國隊的獎牌大豐收表現出了極大的羨慕,尤其是考慮到這是英國隊相對于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實現的一次驚天逆轉,英國隊在那屆奧運會上只獲得1塊金牌。周一,波蘭體育部長呼吁本國仿效英國的做法,以贏得更多獎牌。

“在里約,英國贏得了67塊獎牌。這表明他們的模式——涉及對關鍵項目的遴選——通過了考驗,”維托爾德•班卡(Witold Banka)稱。

他說,波蘭應該效仿英國體育有的放矢的政策,而不是把經費平分給各個項目。“(該模式)將在波蘭體育事業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補充稱。

在《法蘭克福匯報》把矛頭對準英國在場地自行車項目上的成功之前,不少運動員和教練在里約就此發表了評論,暗示英國隊在玩貓膩。

法國自行車選手米夏埃爾•德阿爾梅達(Michael D’Almeida)是贏得本屆奧運會場地自行車爭先賽男子團體銅牌的運動員之一。他上周表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是人、都是同種材料制成的,我們的自行車也和他們的一樣,那為什么他們的成績更好?”

德國場地自行車選手克里斯蒂娜•福格爾(Kristina Vogel)贏得了本屆奧運會場地自行車女子爭先賽金牌。她表示,英國在自行車項目上的成功有點“可疑”。“他們都是以最佳狀態來參賽的,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她說。

她后來用一種弱化的語氣稱:“我從沒說過他們嗑了藥或往自行車上裝了發動機,但他們在本屆奧運會上似乎總是更快些。”

英國在場地自行車項目上的成功并非首次引來質疑。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法國自行車隊領隊曾暗示,英國隊在自行車項目上贏得如此多的獎牌,是因為其選手所用的車輪與其他任何選手都不一樣。英國自行車隊領隊戴夫•布雷斯福德(Dave Brailsford)對此戲言道,英國隊確實有個秘密——他們用了“特別圓的車輪”。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