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腳步越來越近 利好還是利空?

2016-08-11 16:17:54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0瀏覽 評論0

進入8月份以來,市場有關深港通的開通預期逐步升溫。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越來越沒有消息,證明開通時間越來越近”的話音剛落,今日又有消息傳出,證監會加碼深港通,內部成立了“深港通”專項工作小組。

深港通好事將近

據財新網報道,工作小組由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任組長,主要負責會內部門之間、相關部委和香港監管機構的通溝協調工作。

工作組成員涉及證監會辦公廳、發行部、上市部、機構部、稽查局、法律部、會計部、上交所、 深交所、中央結算等15個部門,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國際部,各成員部門指定一名處級干部為日常工作聯絡員。

而昨天,港交所進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透露出“好事將近”的信號。

李小加在滬港通新聞發布會上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會上李小加表示,未將深港通寫在戰略規劃進展中并非有意為之,“深港通是肯定要做且不用寫的事情,越來越沒消息表示消息越近。”李小加表示,待深港通到來之際,港股通額度越來越少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至于深港通要不要額度,額度需要多少,暫時不透露。

據港交所介紹,為迎接深港通,香港結算完成開發及測試所需系統,技術上已準備就緒,只待監管機構批準,即可支援兩地股市互聯互通。

多機構預測第三季度推出

證券日報則報道稱,目前包括高盛、花旗、德意志資產管理等在內的多家外資機構均預測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宣布推出。

市場人士認為,深港通的開通對于A股引進外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假設深港通開通初期額度參照滬港通,即北向深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若未來半年深股通額度使用率達到20%-40%,預計將為A股市場帶來600億元-1200億元的增量資金。

類比滬港通,申萬宏源海外策略分析師梁金鑫認為,未來深港通開通后,北上進入A股市場的增量資金仍將十分有限。加之目前人民幣匯率穩定性不高,為避免匯率風險,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動力不強,反而國內資金借道港股通進行海外投資意愿較強,導致港股通可用額度持續下降。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目前國內機構購買港股的渠道比較單一,以前主要通過QDII渠道及滬港通渠道,將來深港通開通也是一個渠道?,F在內地機構投資者博弈深港通,布局港股也是一個正確的思路。一旦深港通開通,對A股和港股反彈都是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

滬港通表現不盡人意

東方財富網認為,滬股通開通后,看來對香港投資者的吸引力并不是那么大,深港通開通后的表現值得關注。

滬港通實行資金雙向流動,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單日額度為130億元;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單日額度為105億元。

截至8月10日,滬股通累計使用總額1486.94億元,使用額度還不足一半,平均每日使用額度3.67億元;而港股通資金已經告急,額度僅剩下483億元。

從每日資金流入額來看,除了滬港通開通當天,滬股通凈買入額接近上限,再也沒有出現較大的買入額。22個交易日滬股通凈流入超過30億元,而有180個交易日滬股通資金是凈流出的。

而且北上的港資在買入滬市的股票時,偏愛大盤藍籌股。根據廣發證券分析統計,截至8月1日,滬股通凈買入金額超過10億元的股票共有16只,幾乎全部為行業市值排名第一的龍頭股。凈買入金額最大的滬股通標的股票是貴州茅臺,其凈買入金額超過100億元,遠超過其他股票。

深港通推出影響也有限?

有分析認為,通過滬港通可以看出,有香港資金流入對A股并不是決定的利好,畢竟港資是有限的,對于A股的影響也有限。

國金證券研究所認為,從財務估值角度看,AH股在理論上應該是平價的,但由于金融市場環境(比如利率)、退市機制、投資者結構和風險偏好等差異的存在,AH股溢價現象的長期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014年11月在滬股通推出之后,滬市的AH股平均溢價并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主要原因在于當時內地處于降準降息通道中,存在一定的資本外流現象。而在滬股通推出之后的較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看到AH股溢價出現明顯收窄的情況,因此,預期深港通推出后短期內對AH股溢價的收窄作用也相對有限。

廣發證券研報分析也指出,深港通的推出實際影響有限,既不構成利好也不構成利空。理性投資者并不會選擇賣出高溢價A股轉而去買同一只股票的折價H股,AH股價格也不會因深港通而收斂,高溢價的兩地上市深市A股價格更不會因滬港通而下行。

類似滬港通,深港通互聯互通交易機制僅僅意味著兩地投資者可以投資交易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并不能將持倉股票跨市場賣出。這一重要條件無法滿足,自然就缺少投資者進行套利交易,那“一價定律”也不會成立。

香港股市和內地股市依然是兩個獨立的市場,各自的市場風格不會因深港通而改變,選擇賣出高溢價的A股轉而買入同一只股票折價的H股反而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AH股價差不會因為深港通的推出而收斂,高溢價的兩地上市深市A股價格更不會因滬港通而下行。

綜合自財新網、第一財經日報、證券日報、東方財富網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