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男子當30年編外“軍需官” 給予戰士無微不至關心

2016-08-01 09:27:10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男子當30年編外“軍需官” 給予戰士無微不至關心

葉福偉自掏腰包,為駐區部隊送去空調。

男子當30年編外“軍需官” 給予戰士無微不至關心

葉福偉站在圖片墻前,將自己這些年來的故事娓娓道來。

男子當30年編外“軍需官” 給予戰士無微不至關心

炎炎夏日,葉福偉為部隊官兵送去西瓜解渴。

1940年,葉福偉出生在湖里區禾山鎮后坑村,經歷過新中國成立的來之不易。他擁有多個頭銜、榮譽:市人大代表、中國身邊好人……還被人親切地稱為“編外軍需官”。“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晨報記者走近葉福偉,講述他與人民子弟兵魚水情深的故事。

76歲的葉福偉遠遠走來,步伐矯健。他的發型專門打理過,胸前還別著黨徽,氣場強大。

“你要聽我講故事嗎?”葉福偉向記者娓娓道來。他的故事中有驚險、有挫折,但更多的是愛、付出和感恩。

葉福偉的故事與“軍民魚水情”有關。今年是葉福偉與廈門警備區海防某團一炮連(簡稱“一炮連”)共建30年,或許是曾經的動蕩歲月帶給他對生命的體悟,讓他對軍營有著別樣情懷。

編外“軍需官”

戰士們的事情他記在心

如今,葉福偉已四世同堂,本應安享天倫之樂,但他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給村里的孩子上愛國主義教育課、調解各類糾紛、慰問部隊、帶貧困老人游玩等。前兩天,葉福偉還自掏腰包,買了兩三臺新空調送給一炮連。

在一炮連戰士眼中,葉福偉是部隊編外的“軍需官”。

1986年,葉福偉與駐守在后坑的一炮連開展共建活動。一晃三十年,葉福林成了最熟悉一炮連的人。

部隊里發生的事,葉福偉總是記在心上。看到官兵頭頂烈日在田間勞動,他就送去草帽和汗衫;看到戰士用手工縫補衣服,他就買了縫紉機;看到連隊的菜田長勢不好,他就買了化肥施肥。

1995年的一天,葉福偉得知一位安徽籍戰士小張家中母親病重,于是悄悄地以小張的名義給家中寄了700元。得知此事后,小張淚流滿面。

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比如哪位戰士與女友“吹了”,誰家房子被洪水給淹了等等,葉福偉總會出現,給戰士們雪中送炭。

“老葉,怎么什么事你都知道?”曾有人這么問他。葉福偉說,他沒那么神,很多事都靠觀察和聊天得知。比如每一兩個月他會去部隊看看戰士們有什么需求,只要是力所能及,他就盡力幫忙。

給部隊添置物資上百萬元

致富不忘本

這些年,葉福偉經歷過一些生死考驗,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給予戰士們生活上的關心。

2004年,葉福偉被確診為食道癌中晚期,醫生建議馬上做手術。“當時覺得肯定過不去這坎了,我兄弟姐妹十多個,大多數都是得癌走的。”瞞著家人,葉福偉決定先完成他的心愿。

手術前兩天,葉福偉領著車隊的黨員又去了一炮連,帶去了許多生活用品。第二天,葉福偉又領著百位老人到海滄游玩。“當時以為是最后一次做這些事了,就跟戰士和老人說我要去國外定居,不回來了。”直到手術前一天,葉福偉患病的事才在部隊和村里傳開。

“老葉前兩天還跟我們在一起。”戰士們都不相信。葉福偉說,住院期間,來探望的戰士絡繹不絕。他印象最深的是手術后睜眼的那一刻,光亮刺痛了雙眼,但他的心情卻十分好,他心想:“真好,我沒有死。”

每一次做好事,對葉福偉來說,都是發自內心的感恩。30年來,葉福偉先后給部隊添置的物資就有上百萬元。在后坑村,葉福偉算得上是富豪,但他也是村民眼中的“傻偉”。

“人不能忘本啊。”在葉福偉看來,他的今天離不開解放軍的付出。(記者 雷妤 實習生 唐俐)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