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推出28萬億日元刺激計劃 撒錢能救日本經濟嗎?
2016-07-27 20:24:14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條
據日本共同社7月27日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7日下午在福岡市發表演講時透露,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規模將超過2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6萬億元),其中財政措施為13萬億日元。經濟刺激計劃將在8月2日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敲定。部分措施將寫入之后編制的2016年度第二次補充預算案,力爭在預計于9月中旬開幕的秋季臨時國會上通過。
安倍就經濟刺激計劃強調:“將在下周完成匯總,寫入對未來的投資,向‘農政新時代’邁出強有力的一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安倍剛一發聲,就遭日本經濟學者“打臉”
對于上述報道,瑞穗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日本人上野泰也認為,安倍所稱的經濟刺激計劃完全是“虛張聲勢”。
“稅收沒有增多,補充預算的資金有限,”上野泰也稱。“完全就是在虛張聲勢。”他表示日本政府是在打腫臉充胖子。
上野泰也還表示,鑒于日本債務負擔沉重,現在并非推出這樣一份刺激計劃的合適時間。
日本人口老齡化導致社會保障開支大幅增加,而政府財源有限,是導致日本政府債務持續攀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政府實施的擴大財政支出等政策加重了日本政府債務負擔。
安倍上任時,日本政府債務已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6%;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測算,如今日本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或升至250%。
安培真的要用直升機撒錢的方式來刺激經濟?
事實上,有關日本即將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傳聞已流傳許久。甚至有媒體報道,安倍打算用直升機撒錢的方式來直接刺激經濟。
當然,直升機撒錢這種事在歷史上并不是真的沒有出現過,但此處的“直升機撒錢”,應該是指日本政府的經濟治理方式幾乎要走到山窮水盡、窮途末路了,只能采取一些“特殊辦法”刺激經濟發展。
一般來說,“直升機撒錢”式的經濟刺激方法有兩種定義。一種是央行正式承諾從個人或企業手里回購并持有政府債券,相當于直接給企業或個人發錢;另一種定義較為寬松,是指央行繼續印銀紙去保持超低息環境。如果采用第二種定義,那日本“撒錢救經濟”的模式早已開啟。
如果采用第一種定義,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7月25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又對此表示了否認,稱日本央行回購并持有政府債券“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但早前,黑田東彥曾有過出爾反爾的言行,所以,日本究竟會不會采用這樣極端的方法來拯救日本經濟,目前還不得而知。
但通過安倍今天的表態,我們可以知悉的是,日本確實要繼續重復安倍上任伊始的刺激辦法了。
日元走強,日股走軟,日本經濟根本不賣安倍面子
那么,巨額的經濟刺激計劃就能挽救日本經濟嗎?
市場分析師們都對此表示擔憂。他們認為,一方面最終落實的規模可能會不及預期,屆時市場情緒也將受到打壓,另一方面財政政策的效果可能也會不如預期,日本可能又會重新倚重“火力”已經大不如前的貨幣政策。
在安倍實行超級寬松的經濟政策之后,日本股市一度高漲,表現喜人,但從2015年11月開始,日股開始一路走低。
在日股開始走低的時候,日元也開始一路走高,日本決策者甚至擔心日元的升值或將抹掉日本央行過去三年多實施刺激政策的成果。
事實上,自從安倍經濟學推出之時,對其質疑之聲就從未停止。特別是“安倍經濟學”三支箭(大膽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喚起民間投資的經濟增長戰略)中真正發揮作用的是貨幣政策。
但在各種負面影響下,目前“安倍經濟學”的可用選項已經越來越少。
確實,在安倍的第一個任期內,安倍大膽的量化寬松使得日股走勢喜人,但事實證明,這一政策“治標不治本”。
有媒體引用市場分析師的分析認為,日本經濟在2013年到2014年一季度或許只是流動性驅動的“人為復蘇”,本身基礎非常脆弱,因此隨后多數經濟數據均表現疲軟。
而安倍當時承諾的最低要達到通脹2%的目標,至今也沒有實現,老百姓的購買力依舊弱,企業的融資環境依然差。
按照“安倍經濟學”的“美好”設想,以量化寬松為支柱的貨幣政策將助推日元貶值和股市上漲,從而使企業利潤上升。之后,企業將為員工加薪,同時擴大用工及經營規模,進一步刺激消費,增加內需,使日本經濟走出長期低迷困局。
“骨感”的現實卻是,由于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企業仍持續壓縮成本,大量增雇工資福利水平更低的臨時員工。這導致日本整體就業不振,消費難起。與此同時,內外環境的變化還導致日元持續升值及股市暴跌等情況出現,令安倍始料不及。
對于日本政府來說,它也知道貨幣政策有著天然的的“瘸腿效應”,為此,也相繼推出了一攬子經濟結構性改革計劃。
但這一攬子經濟結構性改革計劃對經濟的短期提振效果遠不如貨幣放水明顯,實施難度也較高,特別是許多產業政策的落實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最后又不得不重回貨幣放水的老路。
例如,日本央行在2014年10月底意外擴大量化寬松規模,但此次舉措不論是對經濟、股市還是通脹水平都未起到明顯提振作用。
又比如今年1月29日,未加碼寬松的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引入三級利率體系分別實施正、零、負利率,部分銀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存款準備金將適用于-0.1%的利率,以督促量寬的貨幣增量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但隨后金融市場卻出現未曾預料到的狀況,股市未受提振、日元未遭打壓,負利率政策還引發銀行的觀望情緒,日本銀行間拆借余額暴跌,銀行間借貸行為幾近停止。
此外,在負利率影響下,日本國債收益率不斷創歷史新低,長期國債僅有的一點正收益成為市場競相爭奪的對象,導致收益率曲線走平甚至出現倒掛,債市流動性從過去的充裕狀態驟然轉為緊縮。這也推動債市波動率一度升至1999年來新高,日央行自身購債計劃大受影響。
市場早已看穿安倍用來刺激經濟的“小伎倆”只是隔靴搔癢,對此并不抱太大希望。所以,安倍再一次推出的巨額刺激計劃時,定會像上野泰也說的那樣,只是一場“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