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男子流浪泉州一年 商家居民為其買衣服送飯菜感人
余海龍寫的字條
上百張紙條 寫著“江西余海龍”
“他不是本地人,很少說話,說的又是方言,我們聽不懂。”茶館的店員莊女士告訴記者,附近很多人知道這個流浪漢,大家從他寫的字條中猜測他叫余海龍,1973年出生,江西人,在廣州打過工。
莊女士拿出一沓余海龍寫的紙條,40來張紙,張張開頭都是“江西省余海龍”,但是沒有一張紙能讀懂要表達的意思,也無法準確獲知他的身份信息。
“他好像看到什么就寫什么,你看把我們店的電話號碼也寫上。”莊女士說,余海龍最早寫在紙皮上,后來便利店的老板給他課業紙。可能跟茶館的人熟悉了,后來每寫一張就拿給茶館的人,但不說做什么用。莊女士說,余海龍寫的紙條有上百張,有些不知放哪兒了,但張張都有“江西余海龍”。
從豐城來泉州 至少流浪一年
紙條中寫有重慶、四川、貴州等地電話號碼,但記者撥打過去,對方均表示“不認識”。不少紙條上寫有“豐城小港口”,一紙張上寫著“2015年2月18日豐城到泉州301元”。
便利店的老板黃超群告訴記者,從紙條上猜測余海龍是“江西豐城小港人,而且想回家”。因言語不通,問余海龍時,又得不到明確回應,于是黃超群致電給豐城小港當地派出所,但對方表示需要救助站或有關部門聯系,才能幫忙調查。
“聽說他在這一帶流浪有一年多,最早是待在前面的天橋下,后來才到我們這一排店鋪門口。”莊女士說,他們茶館去年8月開張,是這棟大廈最早開張的店鋪,他們曾想買車票讓余海龍回家,但他不愿意。
“這人我之前見過,他常撿易拉罐、廢紙賣錢。”一名撿廢品的大姐稱,余海龍之前在天橋下睡過。
愛心接力一年 餐餐送飯從未間斷
【愛心第1棒】 藝京茶藝館
“流浪已挺可憐,如果大伙給他一口飯吃,至少能讓他覺得溫暖”
我們有吃的就有他一份
“只是多個人吃飯而已,我們有吃的,也不會少了他。”莊女士說,茶館開張后,老板無意中發現余海龍后,覺得可憐,就送飯給他吃,并交代店員以后也要給余海龍一份飯。至此,不管刮風下雨,茶館的人餐餐都給余海龍送飯。若沒做飯,就買快餐給他吃,有飯有菜還有湯或飲料,每次余海龍都吃得很干凈。
“他不會和我們交流,即便是接過我們給的飯菜,也不說話,默默地接過去,默默地吃。”莊女士說,余海龍不會拿著碗到店里來,也不會在飯點時出現在店里,都是到飯點,店員趕緊將飯送到余海龍待的那個店鋪門口,若余海龍人不在,就把飯菜倒進他的碗里,蓋好。
在莊女士眼中,余海龍只是跟大家語言不通,話又極少,但人品還是不錯。“給他送飯菜花了些錢,但他流浪已挺可憐,如果大伙給他一口飯吃,至少能讓他覺得溫暖。”莊女士說,“附近很多店家或居民都給過他吃的東西,有人還會給他點錢。大家都秉著一顆愛心,一直在接濟余海龍。”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