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樓市上半年住宅供應小幅減少 銷售增長近五成
2016-07-21 09:37:29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上半年土地市場競爭激烈。
2016年中盤點
2016年上半年,受寬松政策和需求釋放疊加影響,廈門商品房市場量價齊漲,二手房成交量位居高位,市場“熱鬧非凡”。但房價快速上漲并不是長久之計,理性購房、平穩過渡有望成為下半年樓市主旋律。
【土 地】
住宅供應占五成
2016年上半年,廈門共推出經營性用地15宗,成交13宗,累計成交土地面積4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4.7萬平方米,成交均價13031元/平方米。其中,商住用地成交3宗,成交土地面積20.9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1.85萬平方米,占49.4%。
上半年廈門的土地供應節奏,體現了廈門供地區域正逐步向島外傾斜、島內外一體化建設進程加快、在供地時序上切實遵循“產城融合”的新城開發理念,優化升級島外配套,整體提升區域價值。
【商品房】
住宅供應小幅減少
銷售增長近五成
上半年,廈門市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為175.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5%,銷售面積為310.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58%。其中,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102.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0%;銷售面積195.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7%。1-2月是傳統樓市淡季,4月土地市場的火爆延續到樓市,4-5月住宅成交量位于高位,6月成交量環比下降44%,市場略有降溫。
同安區銷量拔得頭籌
廈門樓市供應主力集中在海滄、同安兩區,成交量則以島外為主,島內外銷售面積比為1:4.5。同安區銷售面積拔得頭籌,供銷比為0.7,成為今年廈門樓市最受矚目的區域;島外其他三區銷售量差距小,說明隨著島內外一體化建設,購房者對于島外居住環境認可度逐步提高。
外地人購房客群同比減少21.1%
上半年,外地人購房客群比例為45.8%,同比減少21.1個百分點,本地人購房比例為54.2%。在宏觀政策寬松和高地價雙重影響下,人們對未來市場的預期普遍提高,不同置業需求得到滿足,本地客群集中于剛需購房和換房改善,外地客群看中廈門發展潛力紛紛投資置業。
二手住宅交易增加112%
中小戶型受熱捧
上半年,廈門二手住宅市場持續保持火熱,累計交易套數34286套,同比增加108%,交易面積為34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12%。島內外成交套數比為1.4:1,其中思明區交易12736套,為全市交易量最高。
從面積段交易情況看,中小戶型產品為市場交易主流,100平方米以下戶型交易20057套,占比59%,其中60平方米以下戶型交易量最高,達到6332套,占比18%,說明以“賣小買大、賣舊換新”的置換型需求不斷得到釋放,廈門市場正進入一、二手房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狀態。
數據來源:廈門土地房產研究中心
【機構觀點】
房價持續上漲難以保持
2016年上半年,廈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同比上漲超20%——這既是寬松政策刺激導致,也是廈門宜居環境價值的充分體現。
去年以來,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方向是去庫存,各種寬松政策次第出臺,像廈門這樣的二線城市購房政策比一線城市寬松,且房屋均價更低,引得開發商追捧土地、購房者積極認購、加速成交。
廈門的城市魅力也是成為樓市聚焦的關鍵點。廈門是一個人口凈流入城市,是海西區域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在不斷提升和凸顯。一方面,廈門的優質地塊受到房企追捧;另一方面,購房者對于置業島外的認同度日益提高。因此,現階段房價的上升,主要源于廈門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高附加值產業導入、高凈值的人才流入以及過剩的資本逐利驅使。
實際上,從今年二季度開始,過去全面寬松的趨勢已經出現變化,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都出現了約束性政策。如果說先前一線城市的漲價潮帶動二線城市出現“跟漲”,那么一線城市因政策調控引起的樓市突然降溫,也必將快速傳導至二線城市。從6月份開始,廈門樓市成交量出現明顯回落,說明價格上漲之后市場需要一定時間的去化周期,價格的持續上漲是難以保持的。( 文/圖智土地研究中心)
相關閱讀
- (2015-09-28)廈門雙胞胎兄弟考上同一軍校 為考軍校堅持鍛煉
- (2015-09-28)廈門海滄一男子夢中猝死 疑是因喝酒過量致死
- (2015-09-28)廈門一公司污水超標783倍竟直接排放 老板被捕
- (2015-09-29)臺風超級月亮推高天文大潮 廈門變身東方威尼斯(組圖)
- (2015-09-29)廈門一女子上山采野果 耳朵成了蜘蛛的“盤絲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