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萬煤鋼產業工人通過開滴滴網約車實現再就業
2016-07-19 17:07:35 來源: 澎湃新聞
0瀏覽 評論0條
據澎湃新聞報道,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平臺滴滴出行18日發布《移動出行支持重點去產能省份下崗再就業報告》(以下稱《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去年5月底,滴滴已經為17個重點去產能省份提供388.6萬(含專快車和代駕)就業機會。其中,此前供職于去產能行業的司機達101.9萬,此前為無業人員的司機123.1萬,此前為軍人的司機為17.9萬人。
重點去產能省份在滴滴平臺上的就業情況
這份《報告》基于40320份滴滴專快車、代駕司機填寫的有效問卷,選取的樣本來自17個重點去產能省份的30個重點城市。
《報告》取樣來自17個重點去產能省份的30個重點城市
報告顯示,在來自去產能行業的司機中,有53萬來自鋼鐵、煤炭等落后產能行業。其中,來自鋼鐵行業的滴滴司機為21.9萬,來自煤炭行業的滴滴司機為31.1萬。除煤炭和鋼鐵行業外,還有48%的司機來自紡織、化工等其他傳統落后產能。
去產能行業就業安置職業分布
同時報告中指出在山西、四川、黑龍江等省份,來自煤煤炭鋼鐵行業的滴滴司機占比最高,分別占到該省滴滴司機總量的28.5%、24.8%、20.3%。在這些省份也主要集中在那些煤炭鋼鐵資源型城市,比如山西的長治、大同,四川的攀枝花,黑龍江的雞西、鶴崗等地。
去產能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在鋼鐵和煤炭領域,根據規劃,中國將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用3至5年時間,再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據初步測算,這將影響鋼鐵行業50萬職工和煤炭行業130萬職工的工作崗位。在去產能過程中,解決職工安置問題被認為是最難的環節。正是滴滴這類新興行業的出現,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成為一個“就業蓄水池”,這類新興行業可以讓那些去產能行業的職工實現靈活就業,等到有了合適的就業機會后實現再就業。
報告表示,對于去產能行業原來月收入在1000-2000元(人民幣,下同)的職工來說,全職開滴滴讓他們的平均月收入至少提高到1.5倍。而對于在去產能行業中隱性失業且收入水平較低的職工來說,兼職開滴滴也補貼了家用,幫助他們維持正常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
幫助落后產能行業被分流的職工再就業,正在成為中國推進鋼鐵煤炭去產能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有數據顯示,能夠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網約車、電商平臺,就成了就業減壓器。
另據中新網消息,日前國家發改委與京東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京東集團將加速向“鋼鐵城市”與“煤炭城市”等資源型地區布局物流營銷服務網,來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帶動當地就業給勞動者增收。京東執行副總裁藍燁就表示,“十三五”期間京東將累計提供10萬個以上崗位,積極幫扶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再就業,同時做好就業援助工作。通過新興經濟形態所創造的工作崗位增量來對沖去產能所帶來的就業壓力也已經逐漸成為官方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