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評出中國樓市“四大公子”:漲價最快的是哪里?

2016-07-19 16:17:09 來源: 鳳凰國際

0瀏覽 評論0

7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此前上漲明顯的廈門、南京和合肥的房價環比漲幅較5月有所收窄。由于中國當局強化房貸限制等舉措,房地產成交量出現減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局部泡沫出現降溫。

廈門、南京、合肥以及未列入70個大中城市統計數據的蘇州,這4個城市被稱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四小龍”。一線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的房地產受2015年價格上漲影響,買方越來越難以承受。在二線城市中,上述4個城市的房價上漲速度很快,交易也很活躍,又被稱為地產界的“四大公子”。

5月廈門和合肥房價的環比漲幅超過5%。單純計算年漲幅達到60%,出現泡沫的跡象。從6月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環比上漲率方面,廈門從5月的5.5%降至4.7%,合肥從5.1%降至4.9%,南京從4.1%降至4.0%。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環比上漲的有55個城市,但其中33個城市的漲幅出現縮小。

按照6月統計數據,“四小龍”城市中房價環比漲幅最高的是合肥(4.9%),其次是廈門(4.7%),然后是南京(4.0%)。蘇州暫未被列入70個大中城市統計數據。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從二手房的價格變動來看,整體環比漲幅也出現縮小。

其背景是政府開始出手清除泡沫。南京市在4月底出臺了限價令,以主要街區為對象設定了年8~12%的漲幅上限。廈門從7月15日開始提高房貸的首付比例。通過上述舉措,過分火爆的不動產銷售出現降溫。

國家統計局的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6月單月全國房地產銷售額面積同比增加14.6%,達到1億6348萬平方米。與1~5月33.3%的漲幅相比增速大幅放緩。

但是,以“四大公子”為舞臺的局部泡沫是否就此消失尚不明朗,樓市泡沫或仍存在。其原因是開發商從地方政府拿到的土地使用權價格持續上漲。1~6月的平均價格為1平方米3324元,而6月份已升到了3746元。

土地的購買價格上漲,住宅銷售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在政府行政指導下趨于平息的局部房地產泡沫也有可能再次復蘇。

6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55個,比5月份減少了5個,房價環比下降的城市有10個,同比增加了6個,房價持平的城市有5個,同比減少1個。自2015年10月以來,房價環比下跌城市增加尚屬首次。地方城市方面,房地產庫存遲遲無法消化,繼續維持跌勢。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