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特鋼債券違約惹風波 國開行否認封殺遼寧
2016-07-19 14:18:38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條
“共和國長子”這幾年的麻煩實在是有點多,這不,一不小心,又搞出了個大新聞。18日,財新網報道稱東北特鋼CP001、CP002、CP003主承銷商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擬召集第三次持有人會議,一份媒體披露的議案內容顯示,投資者要求“提請證監會、銀監會、發改委暫停遼寧省政府及企業融資并倡議所有金融該機構全面停止購買遼寧省政府及遼寧地區債券。”
就此,7月18日晚間,國開行發布聲明稱所謂“國開行議案倡議三會暫停遼寧省政府以及遼寧地區企業融資”的報道不實。
國開行在聲明中稱,東北特鋼多只債券違約后,國開行作為主承銷商之一,與其他主承銷商一道,嚴格按照監管部門有關要求,通過債券持有人會議等合規渠道,收集和整理債券持有人相關提案,及時反饋發行人并上報主管部門。國開行作為中介機構,本身不具備提起議案的職能和權利。
國開行強調:“多年來,國開行一直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東北振興戰略,通過多種方式為遼寧省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有效支持遼寧經濟發展。未來,國開行將一如既往,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支持遼寧省及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同時,國開行作為東北特鋼債券主承銷商之一,將繼續盡職履責,督促有關部門和東北特鋼盡快履行償債義務,盡最大可能保障債券投資人合法權益,維護區域金融生態安全。”
禍不單行的東北特鋼
東北特鋼由國家原三大骨干特鋼企業——大連特鋼、撫順特鋼、北滿特鋼重組而成,主要經營特種鋼。雖然東北特鋼近年來保持盈利,但利潤規模不大,且公司其他應收款較大,資金被占用規模較大且時間較長。
據了解,東北經濟以重工業為主,重工業中以大煉鋼鐵為主,但是,鋼材價格從2011年開始走低,整個鋼鐵行業開始進入下行期,直至現在也沒反彈。
以普通螺紋鋼為例,現在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近2300元/噸,折合1.15元/斤。東北大大小小的鋼廠,基本上都屬于掙扎在生存線的企業,騰挪銀行貸款較為普遍。
但貸款可以騰挪,公開發行的債券則不行。東北特鋼近年來在公開市場發了近80億債務,總債規模在360億元左右。3月28日,國開行主承的8億元“15東特鋼CP001”正式違約,拉開了地方國企違約的大幕,也開啟了東北特鋼存續債券的連環爆,目前已經連續違約了7筆債券,,總共涉及金額約39億元。
3月28日、4月5日、4月12日、5月5日、6月6日、7月12日,東北特鋼分別宣布“15東特鋼CP001”、“15東特鋼SCP001”、“13東特鋼MTN2”、“15東特鋼CP002”、“14東特鋼PPN001”、“13東特鋼PPN001”不能按期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
東北特鋼至今尚未向市場公開披露2015年度財務報告及2016年一季度財務情況。早在4月29日東北特鋼曾發布公告稱,由于企業財務報告尚在編制無法按時披露,將延遲至6月30日對外公布,但至今仍未披露。
禍不單行的是,2016年3月24日13時20分,大連市公安局接到報警,發現東北特鋼董事長、黨委書記楊華在其居所上吊死亡。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展開調查。楊華現年54歲,任職東北特鋼不足一年。
債轉股或又浮出水面
中債資信此前的分析報告認為,從2008年起公司大連基地搬遷改造,導致公司債務負擔大幅上升,資產負債率從2007年的65.85%持續加重至2010年的87.35%,加上后續又新增大型材廠的投資,近年來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84%至85%之間,債務負擔重,償債指標較差。
財新網認為,東北特鋼已經完全喪失債市和銀行貸款的融資信用,銀行已經全部停貸,并且負面影響已經波及遼寧省地方專項債以及當地企業發債。
在此情況下,債轉股又浮出水面。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早在上周,投資者間就流傳出一份東北特鋼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會議精神的提綱,其中提到:“遼寧省國資委組織企業和相關機構制定了重組脫困方案,7月2日,省委常委擴大會議討論通過了東北特鋼債務重組脫困方案。”
具體的脫困方案中,包括了金融債務實施重組。“對金融債務按照70%的比例轉為股權,30%保留。債轉股完成后,原債權人可通過東北特鋼整體上市或者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后在資本市場退出。”
至于該材料的真實性,東北特鋼方面人士未予置評。有承銷機構人士表示,真實度很高。對于公開發行的債務不具備債轉股的實現條件,要求銀行發放貸款兌付,然后將銀行的新增貸款轉化為股權。
21世紀經濟報道稱,有投資者表示:“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抵制這個方案,因為東北特鋼公開承諾過同意債券不進行債轉股。而且聽說,這個方案在高層已經被否了,一是因為國家層面債轉股政策尚未出臺,其次是方案并未和債權人協商過,是東北特鋼單方面的想法。”
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閱讀
- (2016-07-18)國開行議案倡議暫停遼寧省政府以及遼寧地區企業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