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二季度GDP高于預期 下半年調結構是主要任務

2016-07-18 14:42:47 來源: 光明網

0瀏覽 評論0

據光明網經濟消息,自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多國主要媒體相繼就相關數據發表分析報道稱,中國二季度GDP略高于預期,經濟保持平穩,并認為下半年主要任務仍在結構調整的持續推進。

中國二季度GDP高于預期

亞太股市上揚

此前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16位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6%。根據15日中國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406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增速與一季度持平,略高于《華爾街日報》調查的預計數據。另外,15日同時發布的2016年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月份增長10.6%分別高于預期的5.9%、10%。

數據公布后,亞太股市走勢一路上揚。7月15日收盤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收盤上漲0.68%,報16497.85點;東證股價指數收盤上漲0.45%,報1317.10點。韓國首爾綜指上漲0.42%,報2017.26點。澳洲股市S&P/ASX200指數收盤上漲0.33%,報5429.60點。臺灣加權指數收盤上漲0.94%,報8949.85點。香港恒生指數收盤上漲98.19點,漲幅0.46%,報21659.25點。滬指平穩。

包括路透社(Reuters)在內的多家媒體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交出的“成績單”高于預期,多源于中國政府向金融系統注入了大量流動性資金,加大了基建開支,簡政放權,并對企業實施減稅等舉措。

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分析者研究稱,公布的數據顯示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趨向穩定。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Daniel Martin認為“在未來數月,中國經濟增速有可能迎來短期回升,而非進一步放緩。”

承繼上半年平穩態勢

下半年調結構仍是主任務

《新西蘭先驅報》(The New Zealand Herald)認為,中國經濟雖在近一季度增速維持穩定,但仍面臨經濟結構不合理帶來的一系列復雜問題。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表示,二季度工業對經濟增長的拖累有所緩解,服務業是最大的增長推動因素,不過經濟結構依然不合理,下行壓力依然不小。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正處于一輪痛苦的轉型之中,打算從基于建筑和重工業的增長模式,轉型為更依賴消費和服務業的增長模式。由于產能過剩和通縮,工業經濟依然拖累中國增長,但已較第一季度有所好轉;涵蓋制造、建筑、采礦和發電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年增長率為6.1%,高于一季度5.8%的增長幅度。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一大亮點,6月份該指標同比增長10.6%,是自去年12月以來的最快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10%的預期。服務業上半年增長7.5%,略低于一季度的7.6%,成為最大的增長助力。

[責任編輯:黃如萍]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