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發聲穩定市場:境外投機勢力做空人民幣

2016-07-07 10:58:24 來源: 澎湃新聞

0瀏覽 評論0

據澎湃新聞7月6日報道,英國公投決定退歐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多次刷新2010年底以來新低,市場情緒不安,央行下屬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7月6日刊發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文章,解釋人民幣匯率指數走低的原因并對后市做出展望。

“6月份以來,正值上市公司分紅密集期,企業和銀行向境外股東分紅派息購匯匯出較多,加之境內企業海外收購意愿仍較為旺盛,階段性的外匯需求旺盛推動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有所走貶。特別是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導致全球外匯市場動蕩,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市場供求變化以及英國‘脫歐’引發的全球避險情緒大幅升溫導致6月份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匯率較中間價大多偏向貶值方向,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文章稱。

英國公投決定退歐后的最近十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1.40%,即期匯率距離6.7整數關口也僅有一步之遙。面對市場上的不安情緒,上述文章也進行了安撫。

“6月份,央行連續通過微博和有關負責人聲明的方式,向外傳遞‘堅定不移地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按照既有的形成機制有序運行’的信息。我們相信,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將繼續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機制下呈現雙向浮動的特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仍將保持基本穩定。”文章稱。

自去年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始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以后(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CFETS貨幣籃子,具體包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掛牌的各人民幣對外匯交易幣種,樣本貨幣權重采用考慮轉口貿易因素的貿易權重法計算而得。樣本貨幣取價是當日人民幣外匯匯率中間價和交易參考價。),每個月上旬,中國貨幣網都會發布特約評論員,對上個月的人民幣指數做點評,而對比前幾個月的文章,最新發布的《6月份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篇幅最長,分析也最為詳盡。此外,在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官網還曾多次轉發中國貨幣網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告訴市場不要再緊盯著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了,去年8月進行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改革取得預期效果。

2016年6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5.02,較5月末貶值2.19%;參考BIS(國際清算銀行)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包括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6.09和95.76,分別較5月末貶值2.39%和0.47%。雖然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均有不同程度走貶。

而從半年數據看,6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上年末貶值5.86%,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較上年末貶值5.53%和3.12%。

文章稱,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主要是受市場供求變化的影響。一方面,中國企業外債去杠桿仍在延續,“走出去”意愿進一步升溫;另一方面,國際上美聯儲加息仍存在不確定性,以及由于缺乏有效監管,一些境外投機勢力加杠桿做空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貨幣,也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一定貶值壓力,外匯市場整體呈現供小于求的局面。

此外,人民幣匯率指數貶值還與基期因素有關。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以2014年12月末為基期,定為100。當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2005年匯改時累積升值35.2%,BIS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較2005年匯改時累積升值47.6%,人民幣匯率正處于高位,并不反映真正的均衡水平,出現一定回調是正常的。

“如果從長期視角,比如從半年度、年度甚至更長時間段移動平均值來觀察人民幣匯率指數變化,人民幣匯率指數的穩定性會明顯提高。此外,人民幣匯率指數貶值也受我國物價水平略有走高的影響,當前我國通脹水平總體高于美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相對穩定,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則存在一定貶值要求。”文章稱。

以下為央行官網刊發的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文章全文:

2016年6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5.02,較5月末貶值2.19%;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6.09和95.76,分別較5月末貶值2.39%和0.47%。雖然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均有不同程度走貶,但在英國“脫歐”導致國際匯市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波幅遠小于其他貨幣,總體上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市場預期也較為平穩。

6月份以來,正值上市公司分紅密集期,企業和銀行向境外股東分紅派息購匯匯出較多,加之境內企業海外收購意愿仍較為旺盛,階段性的外匯需求旺盛推動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有所走貶。特別是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導致全球外匯市場動蕩,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市場供求變化以及英國“脫歐”引發的全球避險情緒大幅升溫導致6月份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匯率較中間價大多偏向貶值方向,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

從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仍在按照“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機制有序運行。6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6312元,較5月末貶值522個基點。其中,當日收盤匯率較當日中間價累積貶值1495個基點,反映市場總體供不應求;當日中間價較上日收盤匯率累積升值973個基點,反映籃子貨幣匯率變化。英國“脫歐”前,受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不佳的影響,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美元貶值;英國“脫歐”后,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美元有所反彈。全月看,保持人民幣匯率指數相對平穩要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應有所升值。

從上半年的情況看,人民幣匯率指數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小幅貶值。6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上年末貶值5.86%,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較上年末貶值5.53%和3.12%。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主要是受市場供求變化的影響。一方面,中國企業外債去杠桿仍在延續,“走出去”意愿進一步升溫;另一方面,國際上美聯儲加息仍存在不確定性,以及由于缺乏有效監管,一些境外投機勢力加杠桿做空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貨幣,也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一定貶值壓力,外匯市場整體呈現供小于求的局面。同時,人民幣匯率指數貶值還與基期因素有關。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以2014年12月末為基期,定為100。當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2005年匯改時累積升值35.2%,BIS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較2005年匯改時累積升值47.6%,人民幣匯率正處于高位,并不反映真正的均衡水平,出現一定回調是正常的。如果從長期視角,比如從半年度、年度甚至更長時間段移動平均值來觀察人民幣匯率指數變化,人民幣匯率指數的穩定性會明顯提高。此外,人民幣匯率指數貶值也受我國物價水平略有走高的影響,當前我國通脹水平總體高于美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相對穩定,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則存在一定貶值要求。

6月份,央行連續通過微博和有關負責人聲明的方式,向外傳遞“堅定不移地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按照既有的形成機制有序運行”的信息。我們相信,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將繼續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機制下呈現雙向浮動的特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仍將保持基本穩定。

(綜合澎湃新聞、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等消息)

[責任編輯:陳健]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