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從收購者變為被收購者 中國成主要買家

2016-07-04 17:01:28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

據新浪科技7月4日報道,2016年上半年,外資機構總共提出以3.8萬億日元(約合370億美元)收購日本企業的資產,同比增長77%,創下9年來新高。與此同時,日本企業在海外的收購額同比下降70%,至1.92萬億日元,低于去年的歷史最高水平。

鴻海收購夏普

近期,外資正在拯救日本處于危機中的公司。例如,鴻海精密決定收購夏普,而美的則收購了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本周末有報道稱,聯想將收購PC合資公司中NEC的股份。過去6個月,外資對日本企業的收購額達到去年同期的4倍,至1.73萬億日元。

3月30日,世界最大電子代工企業鴻海精密工業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投資2890億日元收購夏普普通股,以及預計斥資999.999億日元購買夏普特別股,共計砸3890億日元(約224億元人民幣)取得夏普近三分之二的股權。

同樣在3月30日晚間,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經交易雙方協商一致,美的擬以自有資金約 537 億日元(約合 4.73 億美元)收購東芝所持白色家電業務80.1%股權。

據網易新聞7月3日援引日經新聞消息報道,2011年聯想集團和日本NEC共同組建了合資公司“聯想NEC控股公司”,旗下控制了“NEC個人電腦公司”和“聯想日本公司”。雙方共同利用聯想和NEC的品牌,面向日本用戶銷售電腦。在這一合資公司中,聯想持有51%的股權,NEC持有49%。

據報道,本月底之前,NEC將會變賣掉自己持有股份的九成,收購方是聯想集團。這些股份將換來200億日元的現金,相當于1.95億美元。

日元自今年初以來的升值使得收購日本企業的成本上升。不過,摩根大通證券日本執行總監Koichiro Doi表示,對日本企業有興趣的亞洲公司不少,而看中的主要是它們的品牌價值和技術。

據《錢江晚版》7月2日報道,今年的外匯市場,日元無疑成為強勁貨幣,“單是6月份, 日元就累計漲幅逾7%,創2008年10月雷曼破產后最大單月升幅。日元上半年漲幅達到15%,跑贏多項資產。在英國公投脫歐事件中,日元一度大幅上漲至 98.99,令年內最高漲幅達到22%。而日元自去年6月創出125.85的數年低點后,至98.99一線,漲幅更是高達27%。”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國際業務部王寅分析。

日本相關行業的整合也帶來了影響。例如日產提出,給予三菱汽車資本支持并進行更緊密的經營合作,而新日鐵住金提出收購日新制鋼,從而更好地與中韓的對手競爭。

[責任編輯:陳健]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