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民企轉型路:多方式培育競爭優勢邁進中高端
2016-07-04 10:52:45 來源: 福建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新常態下福建民企轉型路:多方式培育競爭優勢邁進中高端
去年,福建省民營經濟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7.3%,三次產業占比分別為8.1%、50.9%、41%,第二產業占比大,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制造業挑大梁。但是,在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產能過剩、資源與環境約束強化、要素成本剛性上漲的新常態下,我省制造業發展也面臨嚴峻挑戰,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面對新常態,我省民企該如何轉型?記者在采訪調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制造業民企在壓力面前都堅守主業、做實主業,一面深度承壓,一面積極轉型,通過機器換工、改革創新、人才推動等方式助推產業和技術變革,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培育競爭優勢,不斷向中高端邁進。
“機器換工”促傳統產業升級
以“機器換工”為核心的智能化、數控化生產線改造,正在福建各地展開,相關數控裝備應用企業,普遍減少用工20%-30%,國產裝備替代進口降低成本30%-50%。
福建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00多萬雙鞋子,產值10多億元,公司通過科技力量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將核心資源聚焦于推動智慧生產。針車環節是用工最多的地方,去年該環節用工量的20%實現“機器換工”,換工700-800人。
福建八馬茶業有限公司與科研院校聯合開發全球首條從鮮葉到產品的一條龍烏龍茶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線機械化程度達90%,生產成本降低30%,可實現年產烏龍茶3000噸,并滿足智能化、清潔化、規范化加工需求。
明一(福建)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智慧型工廠,引入智能機械手等智能制造設備,建成乳制品質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生產信息實時自動采集系統、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實現自動化生產線的數字化、智能化,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3%,生產效率提高28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75%,單位能耗降低50%,被認定為福建省智能制造樣板工廠。
依托創新驅動供給側發力
“機器換工”降低成本的同時,如何拓寬銷路、減少庫存?我省不少民企不斷強化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能力建設,保持同行業領先優勢,在國內制造業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實現供給側發力,成為行業的創新者和領跑者。
福建省嘉泰數控機械有限公司是我省數控產業的先驅,產品解決方案覆蓋航天、汽車、造船等多個行業。2014年下半年,比亞迪一次性從嘉泰購入500臺(套)五軸數控機床,去年,嘉泰數控的銷售額更是逆勢增長20%。
泉州市漢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緊密跟蹤一次性衛生用品行業的國內外先進技術。去年,公司自主研發的“全伺服無軸傳動高速嬰兒尿褲生產線”被恒安集團看中,該設備整機采用全伺服控制系統,每分鐘可生產800片紙尿褲,成品率也提升至98%以上。
福建華峰集團是一家為運動鞋提供面料的紡織企業,研發經費年均保持60%增長,占主營收入比重高達8%。去年,華峰新開發出類似3D打印的設備,一塊面料上所有顏色、所有功能只需一次打印。而今,企業產品訂單已排到2017年之后,部分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訂單已排到2020年。
儲備人才搶占技術制高點
智能制造最重要的資源是人才。在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同時,我省民企不斷加強人才儲備,留住先進技術,涵養發展后勁。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公司擁有1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7位福建省百人計劃創新人才,海歸博士20多人,全職博士110多人,碩士900多人,高級人才分布在產品研發、系統制造、人才管理等各個領域,每年研發經費高達6億-7億元,公司設備國產化率86%、材料國產化率88%。
福建省威諾數控有限公司積極引進國內外機床行業資深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干,初步構建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企業人才隊伍,企業擁有國家專利5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6項,多項專利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填補國內空白。
相關閱讀
- (2016-04-22)泉州全市經濟運行分析會召開 各地"八仙過海"謀轉型
- (2016-05-13)歡樂頌邱瑩瑩是楊紫最成功轉型角色?演技爆發實力圈粉
- (2016-05-18)2016年前4月泉州各地經濟建設成績單 轉型升級妙招多
- (2016-06-12)洪秀柱談轉型正義:不要讓正義被轉型 制造分化仇恨
- (2016-06-28)晉江舉辦跨境電商峰會 網商大咖論道外貿轉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