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 化解農民融資難題
2016-06-30 09:02:20 來源: 福建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我省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快速推進,進一步化解了農民融資難題——
喚醒農村沉睡資產
記者近日從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獲悉,截至4月末,全省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余額1.39億元,其中10個試點縣有7個開辦業務,貸款余額1.36億元,占比97.8%,同比增長74.5%;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余額14.6億元,其中,4個試點縣(市)貸款余額11.3億元,占比77.4%,同比增長18.4%。
多措并舉推進試點工作
去年8月,國務院部署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去年12月底,我省漳浦、建甌、沙縣、仙游、福清、武平、永春、屏南、邵武、古田等10個縣(市)成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市);晉江、古田、上杭、石獅等4個縣(市)成為全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業務試點縣(市),其中古田縣是“雙料”試點。試點縣(市)數量位居全國第三。
今年3月,省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推進工作小組研究通過了《福建省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方案》,推動試點縣(市)加快完善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評估、流轉、風險補償等配套條件。人行福州中心支行會同農業、國土資源、住建、財政等部門多措并舉,統籌協調解決試點面臨的瓶頸問題,包括明確原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法律效力,支持開展抵押融資,加快推進試點工作;明晰健全農村產權價值評估體系的途徑,通過篩選建立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名錄庫、鼓勵試點縣(市)發布農村土地、農民住房評估指導價等多種形式,指導試點縣(市)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產權價值評估體系。省農業廳還啟動農村經營管理綜合信息應用平臺建設,加載農村產權抵押登記、產權流轉交易、農村產權抵押統計等功能,通過信息化管理,為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創造條件。
各金融機構紛紛制定相關信貸管理制度和配套支持政策,將“兩權”納入“押品”范圍,加大以“兩權”為抵押的信貸投放。省農信聯社將各試點縣(市)法人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開辦“兩權”抵押貸款納入年度考核;農行福建省分行將“兩權”抵押貸款試點范圍擴大至石獅、永春等試點縣(市);郵儲銀行福建分行對單筆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兩權”抵押貸款發放不受信貸額度限制,鼓勵試點縣(市)分支機構加大投放。
試點縣(市)推出創新措施
各試點縣(市)積極圍繞存在問題,在關鍵配套環節出臺針對性的措施。
確權登記頒證方面,晉江結合宅基地制度改革,出臺《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處理辦法》等,通過有償使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動宅基地和農房加快確權頒證;沙縣采取“確權到戶、到人”相結合的辦法,加快確權頒證工作,并對承包土地經營權和地上附屬設施設備統一辦理鑒證書,支持抵押融資。
評估方面,漳浦縣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價值評估機構尚未健全前,由縣農業局組織專家和銀行工作人員,共同對土地經營權價值進行測算并出具證明;永春縣由政府制定土地經營權評估指導價,對貸款金額在50萬元以內的參照指導價,實行免評估。
流轉交易方面,各試點縣(市)加快推進全縣統一的農村產權流轉信息網絡和平臺建設,其中漳浦、古田、武平和建甌等探索依托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或成立專門機構,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收儲處置。晉江選擇部分鄉村試點成立村民事務理事會,負責本村宅基地有償使用、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等事務,并探索農房收儲試點機制。
風險補償方面,古田縣整合財政資金1600萬元,依托民富中心支持農村金融創新項目實施,其中200萬元專項用于對農村“兩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福清、仙游、上杭、漳浦、永春等也都建立了農村“兩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相關試點縣(市)合計補償金超過3500萬元。
各地還創新推出“兩權”單獨抵押、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與地上附屬設施組合擔保、農村“兩權”反擔保等模式,不斷釋放改革政策紅利。
根據試點目標,到2017年末,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將成為試點縣(市)金融機構廣泛接受的貸款抵押擔保物;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兩權”抵押擔保能夠更加便利地獲得銀行貸款支持。試點縣(市)農村土地、住房產權等基礎性制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進展。
記者手記>>>
彌補農村金融發展“短板”
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是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對緩解農村抵押物不足難題,對擴大農業融資,補齊農業發展短板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擴大農業融資規模。長期以來,我省農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農業生產領域信貸投入有限。2015年我省農林牧漁業新增貸款82.95億元,僅占全省新增貸款的2.3%,余額僅占2.9%,主要原因在于農民缺乏金融機構認可的財產及抵押物。而承包地、宅基地、農房是農民最大的財產,長期以來由于法律不支持、產權不明晰,金融機構認可度低,抵押融資渠道不暢。此次推進試點,可以在確保農民權益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將農村資產納入融資抵押物范圍,有利于充分發揮農村資產融通功能,擴大農業信貸規模。
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近年來福建省土地流轉規模持續擴大,全省土地流轉率將近30%,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職業農民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較快。目前,農戶小額貸款、聯保貸款等已經無法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需要。通過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不僅盤活了土地經營權,同時盤活了地上附屬的生產設施設備、種養物的抵押擔保價值,對引導信貸資金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推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經驗和模式,是此次國家開展試點的一個重要目的。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將把農村土地、宅基地和農房的價值進一步放大,有利于調動農戶參與確權頒證的積極性。同時“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將促進完善農村產權評估、流轉等配套服務體系,形成更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的各項機制,為下階段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當前,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合力營造推進試點工作的良好政策環境,并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懂得政策、會用政策,真正讓農民成為參與者、受益者。
相關閱讀
- (2014-04-02)福建省紀委通報3起腐敗案 一官員受賄37萬獲刑8年
- (2014-04-09)新加坡節目《你是福建人嗎?》走紅 引發網友共鳴
- (2014-04-18)福建省地稅局副局長施維雄被查 曾任泉州地稅局長
- (2014-10-26)第十五屆省運動會在漳州開幕 陳忠和點燃主火炬(組圖)
- (2014-10-30)習近平在閩踐行群眾路線紀事 到最窮的地方辦實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