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槍手光顧事發(fā)夜店,使用同性交友APP
2016-06-14 16:08:08 來源: 觀察者網
0瀏覽 評論0條
奧蘭多殺手身份復雜
此前,各路美國媒體使出渾身解數,挖掘槍手背后的故事,呈現出了一個多面化的形象。與《洛杉磯時報》的爆料最矛盾的是,嫌犯父親聲稱兒子歧視同性戀:“(幾個月前)我們當時在邁阿密的市中心,人們正在演奏音樂。他(兇手)看見兩名男子在他的妻子和孩子面前親吻,他很憤怒。”
但父親本人則被扒出,是阿富汗裔移民,堅定支持塔利班,反對美國的“盟友”巴基斯坦政府。他還假扮阿富汗總統(tǒng),揚言逮捕前總統(tǒng)卡爾扎伊等。有網友評論稱:“看到你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我就明白你兒子為什么發(fā)瘋了。”
至于嫌犯本人的暴力傾向,也有多種說法。保安公司的前同事吉爾羅伊稱,奧馬爾頻繁發(fā)布反同性戀或種族主義言論,甚至揚言要殺人,但公司管理層未采取任何措施,因為“他是穆斯林”。吉爾羅伊還頻頻收到奧馬爾的騷擾信息。
美國聯邦調查局曾由于奧馬爾對同事們發(fā)表過“具有煽動性的言論“,“宣稱與恐怖分子有某種聯系”而進行調查,但證據不足。
當地某社區(qū)的業(yè)主是保安公司的客戶,認為槍手“很友好,有禮貌”“是個紳士”,還樂于助人,業(yè)主對槍擊事件感到震驚。
奧馬爾的前妻則佐證其暴力傾向,稱他一開始“看起來是個正常人”,但很快就表現出暴力的一面。“婚后沒過幾個月,他就開始打我。”“他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定……明顯很暴躁,我知道他有服用類固醇的歷史。”“他打我,一回家就打我,只是因為衣服沒洗完這樣的小事。”“我跟他住了差不多4個月,是家人救了我。”
可當地伊斯蘭教中心的神職人員則稱,馬丁常參加宗教活動,但只是默默禱告,沒有表現出反同性戀和暴力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