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白馬港萬噸巨輪上追捕蚊子 疑攜帶致命病毒(圖)
2016-06-08 09:55:27 來源: 海峽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條
東鄉伊蚊資料圖
記者 陳超 受訪者供圖
來自菲律賓的5萬噸級巨輪
一艘長度近500米的5萬噸級貨輪,近日停靠在寧德白馬港,一場激烈的“追捕”在艙室里展開。一方是口岸檢驗檢疫人員,另一方是個頭僅5毫米的蚊子。
為何要對蚊子“大動干戈”?原來,它們隨著貨輪從東南亞來到中國,可能攜帶致命病毒,檢疫人員必須將其中一只生擒,送去實驗室,確定它的“身份”以及是否帶病毒。
一場病毒阻擊戰打響了,在迷宮般的船艙里,要活捉一只蚊子談何容易?但是,對國門衛士來說,不管對手多“難纏”,這場病毒阻擊戰必須打贏!
登巨輪例行檢查 遇“最難纏對手”
5月20日,一艘來自菲律賓的5萬噸級巨輪,停靠在寧德白馬港。
這艘名為“SIMURGH”的“海上巨獸”,滿載鎳礦,長度近500米。船靠岸后,寧德口岸檢驗檢疫執法員劉曉東登船,對輪船內部及船員進行檢驗檢疫工作。
劉曉東說,當天下午5點半左右,他穿過貨物區,準備進入船員生活區,打算檢查是否有違禁物品,包括可能攜帶危險病毒的生物。
就在他推開厚重的艙門,半個身子探入艙室時,一個黑影在他眼前一閃而過。“我當時心里一沉。”劉曉東說,這個疾速飛行的身影,在生活中很常見,卻是他們“最難纏的對手”——蚊子。
別小看蚊子 或攜帶“致命武器”
蚊子有什么可怕的?“別小看蚊子,這艘萬噸巨輪常年往返菲律賓、印尼、日本等地,船上的蚊子說不定攜帶‘致命武器’!”據劉曉東介紹,東南亞地區常年流行登革熱、瘧疾、乙型腦炎等蚊媒傳染病,今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發現寨卡病毒本土病例的國家中,菲律賓、印尼等國也在其中。這艘巨輪上的蚊子,也可能帶有以上病毒,萬一傳入國內,后果非常嚴重。
既然這么危險,一掌拍死不就行了?“沒那么簡單!”據介紹,船上不止一只蚊子,必須查清它的品種,并確定是否帶有病菌,才能推斷船上的蚊群是否危險。“如果是蒼蠅,打死了再抓回實驗室,也能確定品種,查出是否攜帶病菌;但一掌將蚊子拍爛,就什么都查不到了!”劉曉東說,因為只能抓活的,所以蚊子是“最難纏的對手”。
追著飛行中的蚊子 要“握住”它又不能捏死
在陰暗的船艙里“生擒”蚊子并不容易。劉曉東緩緩走進生活區,關上艙門,同時搜索蚊子的蹤跡。為保證抓到活的,劉曉東必須在蚊子飛行時,將其握在手里,“如果它停在墻上,我一掌拍去,它可能就被拍死了!”
觀察了一會,劉曉東算好蚊子的提前量,果斷出手。“我一把握住,手心留有空隙,感覺蚊子在我手心亂撞。”得手后,劉曉東略有大意,就在他張開手指,打算看看蚊子是否完好時,蚊子從他手指的縫隙飛了出去。
隨后,又是一番小心翼翼的“纏斗”,劉曉東再次將蚊子“生擒”,這次他吸取教訓,立即將蚊子裝進透明檢驗管。蚊子活體隨即被送往實驗室。
它的家族很危險 還好它未“帶毒”
這只蚊子到底是啥身份?有沒有攜帶病毒?經過幾番測試,實驗室確認,這只蚊子是臭名昭著的東鄉伊蚊,能傳播乙型腦炎病毒,在寧德口岸還是首次截獲。但幸好,被劉曉東活捉的蚊子身上并未查到病毒。
不過,為防萬一,檢驗檢疫執法員還是指導船員們對全船進行了滅蚊。
福建省檢驗檢疫局的專家介紹,東鄉伊蚊分布于日本、朝鮮、馬來西亞、泰國等國,我國沿海及臺灣地區亦有分布,以吸食海鳥血為生,幼蟲主要孳生于海邊巖石坑、石穴、船艙以及容器等積水中,能傳播乙型腦炎病毒,也是馬來絲蟲、班氏絲蟲的中間宿主。
據介紹,為有效防止蚊媒傳染病傳入,我省檢驗檢疫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對來自蚊媒傳染病流行區的交通工具及集裝箱加強查驗;指導轄區口岸碼頭業主落實滅蚊措施,清理蚊媒孳生地,控制蚊媒密度。
相關閱讀
- (2015-10-08)生命垂危!寧德福安兩小伙沖入老宅救火 被燒成重傷
- (2015-10-27)寧德古田縣醫院發生爆炸事故 致18人受傷現場圖片
- (2015-11-14)福建寧德高速現慘烈車禍 4車連環相撞致3死1傷(組圖)
- (2015-11-20)流浪薩摩犬被殘忍砍斷鼻子 福建寧德網友聯合救助
- (2015-11-23)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撰文:讀懂讀透《擺脫貧困》